:::
佛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ó xìng |
解釋:
成佛的潛能。《五燈會元.卷七.長生皎然禪師》:「僧問:『古人有言,無明即佛性,煩惱不須除?如何是無明即佛性?』」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佛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蔡纓勳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性,又作覺性、如來種性;謂一切眾生皆具覺悟之性,名佛性。性,有恆常不易、自體如此之義,如〔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佛性的理論由此而來。 佛性的思想理論,為大乘佛法中之重要問題之一。在原始、部派佛教中,由於但信一佛,並無十方佛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明確觀念,卻有相應於佛性的觀念,天親菩薩著〔佛性論〕一書,〔破執分第二〕中論到:如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並以空為其本;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即大涅槃。若依毘曇薩婆多部則認為: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並分別眾生有三種,即(1)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如一闡提犯重禁者;(2)不定有無,修時則得,不修不得;(3)定有佛性,指三乘人。 到了大乘佛教時代,無論印度或中國,佛性論即成為各宗派熱烈而深入研討的問題。〔佛性論〕中,天親又提到佛陀為何要說眾生具有佛性?原因是「為除五種過失,生五功德故」,五過失即:(1)為令眾生離下劣心故;(2)為離慢下品人故;(3)為離虛妄執故;(4)離誹謗真實法故;(5)離我執故。所生五功德即:(1)起正勤心;(2)生恭敬事;(3)生般若;(4)生闍那(智慧);(5)生大悲。至於天親則將佛性分為三種:(1)住自性佛性:指凡夫所本具之佛性;(2)引出佛性:借修得而成之佛性;(3)至得果佛性:圓滿佛果時所顯之佛性。至於中土之佛性論,則以唯識、天台、華嚴三家立論最周密。 唯識宗分佛性為二:(1)理佛性:以眾生所依之本體,乃不生不滅法性之妙理,故稱理佛性;(2)行佛性:各人第八阿賴耶識中所具之成佛果的無漏種子,稱行佛性,又分具與不具,具者如菩薩、聲聞、緣覺之三乘行者,不具者如一闡提。 天台宗分佛性為五:(1)正因佛性:眾生本具之佛性;(2)了因佛性:觀悟佛理所得之智慧;(3)緣因佛性:緣起智慧之緣的所有善行;(4)果佛性:圓滿菩提之智德;(5)果果佛性:指涅槃之果德。 華嚴宗則以眾生之佛性圓滿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為佛性,非情只具有真如之理稱法性,而成佛則只限於有情眾生。 此外,三論宗大師吉藏則主廢除有關佛性之種種議論,而以非因非果之無所得中道為佛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佛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