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樂孔卡 - 教育百科
何 | |
樂 | |
孔 | |
卡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ollerith Card |
作者: | 莊道明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何樂孔卡是將輸入電腦的資料,打製於一張方形的卡片上,以便於電腦能快速將資料轉換成機讀形式。由於是何樂(Herman Hollerith, 1860-1929)最早設計並利用穿孔卡片的方法,達到自動化計算的目地,為紀念他的成就,將此種卡片稱之為何樂孔卡。 在1879年何樂氏受聘於美國人口調查局(U. S. Census Bureau),從事有關人口調查的工作。他為使調查結果的統計工作能快速完成,因此開始利用機器著手設計自動化計算的研究。結果他發明並設計一架列表系統(Tabulating System)。該系統利用電子觸控方式,能感應穿洞的訊號且能將卡片排序。何樂氏並為此設計一張長16.8公分,寬8.25公分的卡片,用以記錄調查資料。卡片上共有24列,每列有12個可穿孔的位置。於1890年何樂氏的孔卡及列表系統首度應用於調查的自動化統計工作上。 何樂氏將調查所得資料按照一定的規則,記錄於卡片上並在卡片上穿洞,以代表特定的資訊。例如凡是男性便於某特定列的孔洞鑿穿。然後將這些已記錄並穿洞完成的孔卡,一張張放置於一個盛滿水銀的器皿上,這時機器便會以一根針,去刺探卡片上橫向的位置。一旦卡片上有孔洞,針便會刺穿過去,而碰觸到底部的水銀。由於針上通有電極,一接觸水銀便產生電流,而直接觸動開關。此開關連接到一個刻度盤,使刻度盤上的指針自動移動一格。當所有的孔卡都經過機器穿孔檢測之後,最後加總的結果便直接由刻度盤上顯示出來。 何樂氏利用此發明設立了列表機械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用以製造並銷售列表機。在1911年何樂氏的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併,共同成立電子計算列表記錄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簡稱C-T-R公司),也就是今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mpany,簡稱IBM Company)的前身。早期何樂式的24列孔卡,逐漸演變成45列的IBM卡片,到1924年才又擴充到今日常用的80列孔卡,幾乎是原來孔卡的數倍。 現今電腦使用的電腦孔卡片長19.6公分,寬8.25公分,共有80列,每列有12孔。每一列可代表一個英文字母、數字或特殊符號,依每列穿孔的位置來決定。電腦透過讀卡機來閱讀每張孔片上的資料,其閱讀孔片速度每分鐘可達2,000張。當電腦讀卡時,每張孔片必須穿越一個介於光源及一排用以偵測孔動位置的太陽電池的隙縫。當孔卡被光源掃過之後,孔洞的型態直接被轉換成電子訊號,然後由讀卡機輸入電腦形成機讀式的電腦指令。 現今由於光學讀卡機的發明,在卡片上穿洞或是以鉛筆直接在卡片上畫記,其效果均相同。因此,現今雖然因更進步的電腦輸出入設備不斷的發明,使孔卡的使用大幅減少,但仍應用於許多方面而尚未被完全淘汰。圖:IBM公司,80列之卡片格式。每列穿孔或劃記所代表的字碼直譯於卡片的最頂端。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何樂孔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