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韋廉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illiamson, Alexander
作者: 井敏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韋廉臣,清末來華之傳教士。時林樂知(Young J. Allen, 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於同治七年(1868)發刊〔教會新聞〕,十三年改名為〔萬國公報〕,光緒十五年(1889)成為廣學會(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Christian and General Knowledge among the Chinese)的機關報;廣學會未成立前即以批評時政鼓吹改革為主,而韋氏則為其主要撰稿人之一。其內容除介紹格致知識外,並鼓吹變法及介紹西洋政經、教育、史地方面之知識,對當時的文化與教育貢獻甚大。
  早在同治十年(1871),韋氏於〔教會新聞〕發表〔泰西人上(日本)書〕中,即對日本變法(1868)(明治維新)大加頌揚,意在勸中國仿而行之,爾後類此之論甚多。光緒二年(1876)韋氏將該文重行刊出於〔萬國公報〕,略云:「夫法隨時而變,政由勢而改,是故自陛下即位之始,大布新政,丕變故法,要因時勢之使然,固非好事功之所為。開集議院,彷彿『巴力門』(Parliament)之規制,而有人民興政之漸矣。設文部省,並延西士為教師,而有人材長養之望矣。倣邊民書信館之法,而驛官始置矣。招西國工匠之人,而火車電信次第開工焉。」文內未涉及中國政事,但其目的不外乎藉此向中國勸說變法。他對中國當時自強運動,備極稱讚。當時評論中國貧弱的西方人,批評與建議者多以教育與科舉為主要對象,無不鼓勵華人學習西法,以求富強。
  光緒四年(1878),韋廉臣作〔公報弁言〕云:「士人考試,謹以詩文弋取功名,未免拘墟。非常之學,必賴非常之功顯之,而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為之。果能不專尚時文,備考名學,士風蒸蒸日上矣。」不外乎指科舉鉗制人才,敗壞風俗,以致國弱民窮;補救之法,則亟宜興建學校,崇尚實學,增設考試科目。對中國教育的根本缺陷,及中國人對學問基本觀念的錯誤,則較少論及。
  光緒十年,韋廉臣在蘇格蘭倡組「同文書會」(Chinese Book and Tract Society),並於上海設立印刷機構,出版宗教與科學方面的書籍,分贈華人。光緒十三年,該會因故解散,將上海之印刷機器贈予韋廉臣,韋氏遂倡組廣學會,兼任該會祕書。廣學會發起人不盡為傳教士,其中包括當時在上海有名的西人,而以商人居首位,傳教士次之,乃因西人在上海從事商業者最多,且會務經費亦賴其支持。他們鼓吹興學變法,不遺餘力,不只是言論的倡議者,亦是實際工作的推動者。光緒十六年,韋廉臣去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韋廉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