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ī t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司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ī tú |
解釋:
1.職官名。《周禮》地官有大司徒,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改為司徒,主管教化,與大司馬、大司空並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僅為虛銜,不涉朝政。隋唐以後三公參議政事。歷代沿用,至明代而廢。清代俗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 2.複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司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謝文全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司徒為我國古代虞、夏、商、周等朝代的教育行政主管官員,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長。 〔尚書.舜典〕記載:「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此說明舜帝鑒於百姓不夠和善,故任命契為司徒,掌理教育,以義、慈、友、恭、孝等五教來教化百姓,使百姓能變得寬容和善,可見虞舜時代即已有國辦教育,而司徒即是掌理教育事宜的行政官員。 虞舜之後的夏、商、周,亦沿例置「司徒」,職司教化。依古籍所載,禹治民用八政,即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其中司徒即為教育之官。〔尚書.大傳〕載曰:「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二日司馬公,三日司空公」,可見殷商亦置司徒掌教化,且位居三公之首。周代在中央設有六官,以分掌邦政,這六官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宮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的地官司徒即為掌理教育之首長,如〔周官.小宰〕記載說:「以官府之六屬舉邦治,……二曰地官,其屬六十,掌邦教。」 春秋戰國時期,戰事頻仍,教育衰落,故雖仍設置司徒,但其職務已非掌理教育,而為管理國家土地和人民的官員。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