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縱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一]zōng[二]zò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ㄤˋㄖㄣˋㄦˊㄅㄨˋㄐㄩㄕㄨˋㄖㄨˊ:「ㄈㄤˋㄗㄨㄥˋ」、「ㄗㄨㄥˋㄖㄨㄥˊ」。
  2. ㄈㄤˋㄖㄨˊ:「ㄗㄨㄥˋㄏㄨㄛˇ」、「ㄗㄨㄥˋㄏㄨˇㄍㄨㄟㄕㄢ」。
  3. ㄕㄣㄊㄧˇㄨㄤˇㄕㄤˋㄊㄧㄠˋㄖㄨˊ:「ㄗㄨㄥˋㄕㄣㄧˊㄊㄧㄠˋ」。
  4. ㄐㄧˊ使ㄕˇㄖㄨˊ:「ㄗㄨㄥˋ使ㄕˇ」、「ㄗㄨㄥˋㄌㄧㄥˋ」、「ㄗㄨㄥˋㄖㄢˊ」。
注音:
解釋:
  1. ㄋㄢˊㄅㄟˇㄒㄧㄤˋㄏㄨㄛˋㄩˇㄉㄧˋㄇㄧㄢˋㄔㄨㄟˊㄓˊ˙ㄉㄜㄒㄧㄢˋㄊㄧㄠˊㄖㄨˊ:「ㄗㄨㄥㄏㄥˊㄐㄧㄠㄘㄨㄛˋ」、「ㄗㄨㄥㄍㄨㄢˋㄍㄨㄥㄌㄨˋ」。
  2. ㄧㄡˊㄕㄤˋㄉㄠˋㄒㄧㄚˋㄏㄨㄛˋㄧㄡˊㄑㄧㄢˊㄉㄠˋㄏㄡˋ˙ㄉㄜㄖㄨˊ:「ㄗㄨㄥㄉㄨㄟˋ」、「ㄗㄨㄥㄕㄣ」、「ㄗㄨㄥㄆㄡˇㄇ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縱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òng
解釋:
  1. 釋放。
    【例】縱虎歸山、欲擒故縱
  2. 放、點燃。
    【例】縱火
  3. 身體向上或猛力向前。
    【例】縱身一跳、向前一縱
  4. 放任、不加拘束。
    【例】放縱、縱目遠望
  5. 即使。
    【例】前程縱是千難萬險,我依舊挺身向前走!
注音:
漢語拼音: zōng
解釋:
  1. 地理上指南北向或與地平線垂直的線條。與「橫」相對。
    【例】地圖上縱線為經,橫線為緯。 ◎
  2. 成垂直方向的。同「直」。與「橫」相對。
    【例】縱隊、縱排、縱剖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òng
解釋:
[動]
1.釋放。如:「縱虎歸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聞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劉備不可縱。」
2.施放。《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瞽叟從下縱火焚廩。」
3.不加拘束。《楚辭.屈原.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4.身體往上跳。漢.王充《論衡.道虛》:「若士者舉臂而縱身,遂入雲中。」
[連]
即使。如:「縱然」、「縱使」。《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注音:
漢語拼音: zōng
解釋:
[名]
1.直的線、面,南北稱為「縱」。同「從」。《楚辭.東方朔.七諫.沈江》:「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2.足跡、形影。同「蹤」。唐.李白〈估客行〉:「譬如雲中鳥,一去無縱跡。」
注音:
漢語拼音: zǒng
解釋:
參見「縱縱」、「縱臾」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shió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shi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