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業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ǔ yè |
解釋:
科舉時代的應試文字。《金史.卷一二六.文藝傳下.元德明傳》:「從陵州郝晉卿學,不事舉業,淹貫經傳百家,六年而業成。」《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卻也心裡想在學校中,想與幾個考高等的朋友談談舉業。」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舉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方志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舉業乃指科舉考試應試的文章。〔金史‧元德明傳〕中有所謂「不事舉業」之句,指不準備參加科舉考試。明代之科考文章內容包括:四書義一道,二百字以上;經義一道,三百字以上。考試原本重在文章能主旨明晰而有內涵,不尚華麗,但久而久之,仍有標新立異的文風出現。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587),禮部即言:「唐文初尚靡麗而士趨浮薄;宋文初尚鉤棘而人習險譎。國初舉業有用六經語者 ,其後引〔左傳〕、〔國語〕矣,又引〔史記〕、〔漢書〕矣。〔史記〕窮而用六子,六子窮而用百家,甚至佛經、道藏摘而用之,流弊安窮。弘治、正德、嘉靖初年,中式文字純正典雅,宜選其尤者,刊布學宮,俾知趨向。」因而選取科考中式的文章一百多篇,奏請刊布,作為範本。但當時崇尚新奇之文風已形成,勢難扭轉。至天啓、崇禎年間,文體益變,以出入經史百氏為高,而恣軼文氣者更多。雖然朝廷三令五申,禁止詭異險僻的文章筆法,但由於考試範圍固定,形式也已有標準,考生想要出奇制勝,在千百人中脫穎而出,勢必要不同於前人,以驚人耳目。因此有人以明人舉業文字來與唐人之詩作比較,將明初舉業文字比作初唐之詩,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間比作盛唐,而隆慶、萬曆年間比中唐,天啟、崇禎年間比於晚唐。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舉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