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格物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gé w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é wù
解釋:
1.窮究事物的道理。《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宋.蘇軾〈謝兼侍讀表〉:「恭惟皇帝陛下,聖神格物,文武憲邦。」
2.糾正人的行為。《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和洽》:「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節格物,所失或多。」唐.劉禹錫〈天平軍節度使廳壁記〉:「示菲約以裕人,信賞罰以格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格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高強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格物是朱熹大學思想的核心觀念。朱子說:格,至也。物,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又謂: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朱子認為格物包含三個意義,其一是「即物」,其二是「窮理」,其三是「至極」。格物要格到物理皆盡,知識才能夠開闊貫通,無蔽無礙。窮理不能離開具體的事物,同時要能打破砂鍋問到底,窮至極致的真理。格物就是窮極物理,探明真相而達到真知真理的境界。
  朱子教人格物,要從近處小處,切己之處,淺處常處,正經之處和分明易理會之處著手。他說:「格物需從切己處體會,待自家者已定疊,然後漸漸推去,這便是能格物。」又說「己分上事已理會,但應變處更望提誨」。如果沒有端緒,不能排列優先順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雖然格物卻不曾致知,鑿空竹子而不知道從心性根源尋求端緒,當然會造成事倍功半的弊害。朱子之友呂東萊訓「格」字為「通徹無間」,吳敬庵以為通徹無間即「至」字之義,但較明白而深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格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