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工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lturindustrie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工業是指以現代工商產銷模式運作的文化生產型態。原語最早出自於德國阿多諾(Th. Adorno)與霍克海默(M. Horkheimer)合著的〔啟蒙的辯證〕(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阿多諾等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文化創作與傳播歷程,和一般工商產銷模式如出一轍。現代工商產銷體系的主要特徵在於製造分工化、生產大量化及規格化,並強調刺激需要以擴大消費,最終的目的在於獲取最大利益。在這種商業邏輯下,文化的生產亦逐漸走上大眾化、規格化和數量化,過去所著重的文化產品的創造性、啟發性和個人風格,逐漸消失。文藝創作者所受的創造限制超過以往任何時代。在這種文化工業體系中,作者的設計權之一部分轉移到商業經理人手中。經理人是產銷體系的樞鈕,一方面揣摩大眾品味,以此指引或限定作者的創作範圍;另一方面,則利用宣傳廣告,塑造價值形象,鼓動流行風潮,刺激消費。於是整個文化工業生產流程成為一精密的分工體系,甚至作者也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用以符合大眾心理,以刺激需要為運作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文化產品經常是以幾個固定模式,以改變某些元素的面貌出現,表面上似乎是推陳出新,鼓勵購買,所以流行文化產品往往千篇一律,很少創意。文化工業現象最明顯的是在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和通俗文學方面。
  阿多諾等認為文化工業現象的根本弊病在於扼殺了文藝創作的創造性和個人風格。在文化工業體系下,一切標榜新奇、前進、違反群眾美感或思考方式的作品,終會從「市場」上淘汰下來。所以文化工業的擴張將造成文化發展的危機。而在群眾方面,規格化、媚俗化的文化產品固然給予群眾短暫的樂趣,然而從長遠方面著眼,這種現象將遏制群眾的美感與思想範圍,長期停留在狹隘的文化視野,造成意識的僵化。阿多話等更指出文化工業體系其實擔負著資本主義意識型態的穩定機制,對群眾提供某種不實在的理想和允諾,使人暫時忘卻生活中的壓力與不合理狀況,成了一種麻痺性的慰藉和宰制意識的工具。
  文化工業的概念事實上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所流行的文化的批判,批判者假定流行文化與「高級文化」是對立的。但有些學者批評這種區分高低文化的觀點,在今天已無濟於事,因為媒體與訊息的多元化,使得精緻文化與通俗文化的差別逐漸消失;傳播科技的發達也使文藝市場從大眾化轉變為小眾化,因而創作的自由度已重新增加。又有些學者指出:阿多諾等以為文化工業是宰制文化的工具,可能是一種過度憂慮,因為作品內容與閱聽者所接受的未必相同,讀者不可能照單全收,仍有讀者能主動詮釋,所以無須把文化工業的現象視為文化發展的死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工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