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析 - 教育百科
行 | |
業 | |
分 | |
析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rade Analysis |
作者: | 康自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行業分析為工業教育課程設計的一種分析技術,係針對某一特定行業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進行分析,並將此一結果編成教材並安排於課程或教學活動中,以協助學生的學習。 行業分析為職業教育家施碧治(Robert W. Selvidge)所倡導,與艾倫博士(Charles A. Allen)所創的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同樣是以分析法來進行職業教育課程的設計。不同處在於:艾氏之分析以工作者履行的整個工作做為分析的基礎,而施碧治的分析則以整個行業(Trade)做為分析的基礎。 施碧治的分析技術因而與艾侖有異,其分析的四步驟為:(1)列舉單元操作之清單;(2)進行操作分析,將操作予以簡化、特殊化,並列舉其操作步驟;(3)根據操作,準備整套的知識單。知識單可使學生了解有關機器、零件、工具及材料方面的知識,告訴學生與操作有關的知識;(4)編列必須熟悉的相關數學與科學。 施碧治的分析技術之優點在於:對問題具有明確地敘述,學生在進行工作練習前,必先計畫自己的工作,因此給予學生分析問題的機會,以培養分析能力;教學單元由教師自行設計,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背景來設計教學。 工作分析與行業分析二技術,分別由艾侖、施碧治二人所倡導。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此二名詞就連在一起成為「工作及行業分析」(Job and trade analysis),戰後芙立克蘭(Vern C. Fryklund)繼起,以職業分析(Occupational analysis)一詞概括工作分析及行業分析。 然而,此種技術有一主要缺點,因為此種課程設計乃是以分析方法來發現「現在」的工作內容及相關知識,但無法預知將來職業上的需要與內容。所以此種課程設計適用於社會變動不劇烈,科技進步不迅速之社會的工作分析;而對於變化劇烈,科技進步迅速的社會,便無法適應其需求。此乃採此法進行課程設計時,需特別注意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行業分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