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壽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shòu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ㄤˊㄇㄧㄥˋㄖㄨˊ:「ㄈㄨˊㄕㄡˋㄕㄨㄤㄑㄩㄢˊ」、「ㄖㄣˊㄕㄡˋㄋㄧㄢˊㄈㄥ」。
  2. ㄋㄧㄢˊㄙㄨㄟˋㄕㄥㄇㄧㄥˋㄖㄨˊ:「ㄕㄡˋㄇㄧㄥˋ」、「ㄒㄧㄤˇㄕㄡˋ」、「ㄔㄤˊㄕㄡˋ」、「ㄍㄠㄕㄡˋ」、「ㄕㄡˋㄓㄨㄥㄓㄥˋㄑㄧㄣˇ」、「ㄕㄡˋㄅㄧˇㄋㄢˊㄕㄢ」。
  3. ㄕㄥㄖˋㄖㄨˊ:「ㄗㄨㄛˋㄕㄡˋ」、「ㄕㄡˋㄉㄢˋ」、「ㄕㄡˋㄒㄧㄥ」、「ㄓㄨˋㄕㄡˋ」。
  4. ㄩˇㄕㄥㄖˋㄧㄡˇㄍㄨㄢ˙ㄉㄜㄖㄨˊ:「ㄕㄡˋㄊㄠˊ」、「ㄕㄡˋㄇㄧㄢˋ」。
  5. ㄓㄨㄤㄌㄧㄢˋㄙˇㄖㄣˊㄩㄥˋ˙ㄉㄜㄖㄨˊ:「ㄕㄡˋㄘㄞˊ」、「ㄕ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òu
解釋:
  1. 長命。
    【例】福壽雙全
  2. 生存的年歲。
    【例】長壽、壽命
  3. 生日。
    【例】祝壽、壽辰、壽誕
  4. 祝壽用的。
    【例】壽桃、壽麵、壽酒
  5. 生前預為死後準備裝殮用的。
    【例】壽衣、壽木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òu
解釋:
[名]
1.長久、長命。如:「福壽雙全」。《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莊子.人間世》:「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2.年齡。《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3.生日。如:「祝壽」。
4.姓。如清代有壽山。
[動]
以金、帛贈人或對尊長敬酒祝賀均稱為「壽」。《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
[形]
生前預為死後準備裝殮用的。如:「壽衣」、「壽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生命的長短。
  2. [[名] ] 生日。
  3. [[名] ] 稱呼壽終之後所使用的物品。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長命、長久。如:「福壽雙全」。《說文解字.老部》:「壽,久也。」《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莊子.人間世》:「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2. 年齡、壽命。《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三國魏.嵇康〈養生論〉:「若此以往,恕可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3. 以金、帛贈人或對尊長敬酒祝賀均稱為「壽」。《戰國策.趙策三》:「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為魯連壽。」《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

4. 生日。如:「祝壽」、「壽辰」。唐.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無計披清裁,唯持祝壽觴。」《紅樓夢》第六二回:「襲人笑道:『這是他來給你拜壽。今兒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該給他拜壽。』」

5. 生前預為死後準備裝殮所用之物。如:「壽衣」、「壽木」。《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孝崇匽皇后紀》:「以帝弟平原王石為喪主,斂以東園畫梓壽器、玉匣、飯含之具。」明.沈璟《義俠記》第一四齣:「元來是壽衣施主偶相接,來得正好,進來看一看。」

6. 保存。《國語.楚語下》:「夫盈而不偪,憾而不貳者,臣能自壽,不知其他。」三國吳.韋昭.注:「壽,保也。」《晏子春秋.卷六.雜下二五》:「晏子對曰:『賴君之賜,得以夀三族,及國游士,皆得生焉。』」

7. 姓。如清代有壽山。

注音: ㄕ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壽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