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巾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ㄌㄞˊㄅㄠㄕㄨˋ˙ㄉㄜㄅㄨˋㄖㄨˊ:「ㄊㄡˊㄐㄧㄣ」。
  2. ㄘㄚㄒㄧˇㄩㄥˋ˙ㄉㄜㄅㄨˋㄖㄨˊ:「ㄇㄠˊㄐㄧㄣ」、「ㄩˋㄐㄧㄣ」。
  3. ㄨㄟˊㄗㄞˋㄅㄛˊ˙ㄗㄕㄤˋㄅㄠˇㄋㄨㄢˇㄩㄥˋ˙ㄉㄜㄇㄠˊㄨˋㄏㄨㄛˋㄨˋㄖㄨˊ:「ㄨㄟˊㄐㄧㄣ」、「ㄐㄧ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解釋:
  1. 用以擦洗、覆蓋或纏繞的布幅。
    【例】毛巾、枕巾、圍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
解釋:
[名]
1.擦洗用的布。如:「毛巾」、「手巾」、「浴巾」。唐.杜甫〈憶昔行〉:「巾拂香餘搗藥塵,階除灰死燒丹火。」
2.覆蓋或纏繞用的布。如:「頭巾」、「領巾」、「圍巾」。
3.二一四部首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n/ku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可擦拭、披用、包蓋的方型或長方型的布,都可以說是巾。
同義詞: 巾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用於擦抹之布帛,猶今之手巾。《說文解字.巾部》:「巾,佩巾也。」清.段玉裁.注:「佩巾,《禮》之紛帨也。鄭曰:『紛帨,𢂑物之佩巾也。』」清.黃生《字詁.巾》:「古巾以拭手,故佩於身以便作事。」《儀禮.士喪禮》:「沐,巾一;浴,巾二。」漢.鄭玄.注:「巾,所以拭汙垢。」宋.張俞〈蠶婦〉詩:「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2. 用來裹頭、纏束或覆蓋之布帛。如:「頭巾」、「圍巾」。《國語.周語中》:「瀞其巾冪,敬其袚除。」三國吳.韋昭.注:「巾冪,所以覆尊彝。」唐.李白〈嘲魯儒〉詩:「足著遠遊履,頭戴方山巾。」唐.韓愈〈遊城南十六首.賽神〉詩:「白布長衫紫領巾,差科未動是閒人。」

3. 巾箱,用來裝書的箱子。《文選.顏延年.皇太子釋奠會作詩》:「纓笏帀序,巾卷充衢。」唐.李善.注:「巾,巾箱也,所以盛書。」《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巾見餘軸,匣有遺絃。」唐.李善.注:「巾,巾箱也。」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ㄐㄧ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巾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巾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