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兌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ㄠㄏㄨㄢˋㄖㄨˊ:「ㄉㄨㄟˋㄏㄨㄢˋ」。
  2. ㄆㄧㄥˊㄆㄧㄠˋㄐㄩˋㄈㄨˋㄏㄨㄛˋㄌㄧㄥˇㄑㄩˇㄒㄧㄢˋㄐㄧㄣㄖㄨˊ:「ㄉㄨㄟˋㄈㄨˋ」、「ㄏㄨㄟˋㄉㄨㄟˋ」、「ㄐㄧˇㄉㄨㄟˋ」。
  3. ㄧˋㄐㄧㄥㄍㄨㄚˋㄇㄧㄥˊㄅㄚㄍㄨㄚˋㄉㄞˋㄅㄧㄠˇㄓㄠˇㄗ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ì
解釋:
  1. 交換。
    【例】兌換
  2. 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
    【例】兌付、匯兌、擠兌
  3. 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沼澤。
  4. 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兌(☱)上。有亨通而利於守正的意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ì
解釋:
[動]
1.交換。如:「兌換」。唐.丁仙芝〈餘杭醉歌贈吳山人〉詩:「十千兌得餘杭酒,二月春城長命杯。」
2.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如:「兌現」、「匯兌」、「擠兌」。
3.攙入。如:「這水太燙了,兌點冷水進去。」
4.拚、搏。《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這剪徑的毛團!我須是認得你。做這老性命著與你兌了罷!」
[名]
《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沼澤。(2)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兌(☱)上。象亨通而利於守正之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uē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交換。
音讀: tu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
  2. [[動] ] 實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喜悅。《說文解字˙ㄦ部》:「兌,說也。」清.段玉裁.注:「說者,今之悅字」。

2.交換。如:「兌換」。《字彙.儿部》:「兌,以物相交易也。」唐.丁仙芝〈餘杭醉歌贈吳山人〉詩:「十千兌得餘杭酒,二月春城長命杯。」《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當下徐信遂與劉俊八拜為交,置酒相待。至晚,將妻子兌轉,各還其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因而兩人各有欺心,彼此交厚,共相結納,意思便把妻子大家兌用一用,也是情願的。」

3.憑票據支付、領取現金。如:「兌現」、「擠兌」。《聊齋志異.卷八.局詐》:「即有前日裘馬者從至客邸,依券兌付而去。」《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遠近的匯兌,到處可以流通。」

4.攙入。如:「這水太燙了,兌點冷水進去。」《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他這銀子是九五兌九七色的,又是市平,比錢平小一錢三分半。」

5.拚搏。《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這剪徑的毛團!我須是認得你。做這老性命著與你兌了罷!」

6.《易經》卦名:

⑴ 八卦之一。卦形作,代表沼澤。

⑵ 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兌()上。象亨通而利於守正之義。

注音: ㄉ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