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根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ˊㄨˋ˙ㄉㄜㄑㄧˋㄍㄨㄢㄉㄨㄛㄅㄢˋㄓㄤˇㄗㄞˋㄊㄨˇㄌㄧˇㄐㄩˋㄧㄡˇㄍㄨˋㄉㄧㄥˋㄐㄧˊㄒㄧㄕㄡㄕㄨㄟˇㄈㄣˋㄧㄤˇㄈㄣˋ˙ㄉㄜㄍㄨㄥㄋㄥˊㄖㄨˊ:「ㄕㄨˋㄍㄣ」、「ㄘㄠˇㄍㄣ」。
  2. ㄨˋㄊㄧˇ˙ㄉㄜㄐㄧㄅㄨˋㄉㄧˇㄅㄨˋㄖㄨˊ:「ㄑㄧㄤˊㄍㄣ」、「ㄕㄜˊㄍㄣ」、「ㄧㄚˊㄍㄣ」、「ㄦˇㄍㄣ」。
  3. ㄕˋㄑㄧㄥˊ˙ㄉㄜㄅㄣˇㄩㄢˊㄐㄩˋㄖㄨˊ:「ㄍㄣㄐㄩˋ」、「ㄅㄧㄥˋㄍㄣ」、「ㄏㄨㄛˋㄍㄣ」、「ㄓㄨㄟㄍㄣㄐㄧㄡˋㄉㄧˇ」、「ㄨˊㄍㄣㄊㄢˊ」。
  4. ㄕˋㄨˋ˙ㄉㄜㄘㄨㄣˊㄉㄧˇㄆㄧㄥˊㄓㄥˋㄖㄨˊ:「ㄆㄧㄠˋㄍㄣ」、「ㄘㄨㄣˊㄍㄣ」。
  5. ㄕㄣㄓˊㄖㄨˊ:「ㄍㄣㄓˊ」。
  6. ㄔㄜˋㄉㄧˇㄖㄨˊ:「ㄍㄣㄐㄩㄝˊ」、「ㄍㄣㄓˋ」、「ㄍㄣㄔㄨˊ」。
  7. ㄕㄨˋㄒㄩㄝˊㄕㄤˋㄔㄥㄈㄤㄔㄥˊㄕˋㄓㄨㄥㄨㄟˋㄕㄨˋ˙ㄉㄜㄓˊㄏㄨㄛˋㄐㄧㄝˇㄨㄟˊㄍㄣ」。
  8.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ㄒㄧˋㄔㄤˊㄒㄧㄥˊㄨˋㄊㄧ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ㄍㄣㄍㄨㄣˋ˙ㄗ」、「ㄙㄢㄍㄣㄎㄨㄞˋ˙ㄗ」。
  9.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ēn
解釋:
  1. 植物的基部,多半長在土裡,具有固定、吸收或貯藏水分、養分的功能。
    【例】樹根、草根
  2. 物體的基部、底部。
    【例】耳根、牙根、髮根
  3. 事物的本源。
    【例】禍根、病根
  4. 事物的存底。
    【例】票根、存根
  5. 深植。
    【例】根植
  6. 澈底。
    【例】根絕、根除
  7. 量詞。計算細長形物體的單位。
    【例】一根棍子、三根筷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ēn
解釋:
[名]
1.植物的器官,大多向地下生長,具有固定、吸收水分及無機鹽的功能,某些種類,亦有貯藏養分的功能。如:「落葉歸根」。三國魏.曹植〈七步詩〉:「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唐.李白〈為吳王謝責赴行在遲滯表〉:「流波思其舊浦,落葉墜於本根。」
2.物體的基部、下部。如:「耳根」、「牙根」。唐.白居易〈早春〉詩:「滿庭田地溼,薺葉生牆根。」
3.事物的本源。如:「禍根」、「病根」、「追根究底」。唐.獨孤及〈夢遠遊賦〉:「止水不波,浮雲無根。」宋.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而後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遊談無根,此又何也。」
4.事物的存底。如:「票根」、「存根」。
5.量詞。計算細長形物體的單位。如:「一根棍子」、「三根筷子」。
6.姓。如周代有根牟子。
[動]
深植。《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副]
澈底的。如:「根絕」、「根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n/ku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植物的根部,也引申表示事情的根本、來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