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巧取豪奪 - 教育百科
ˇ
ˇ
ˊ
ˊ
  • 漢語拼音 qiǎo qǔ háo duó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ǎo qǔ háo duó
解釋:
  1. 用欺詐手段騙取或仗勢強行奪取。多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的奪取財物或權勢等。
    【例】全球各地天災頻傳,或許是大自然對人類幾十年來巧取豪奪、予取予求的反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巧取豪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ǎo qǔ háo duó
解釋:
用巧妙的手段騙取,或倚仗權勢強行奪取。多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的奪取權、財。如:「在法治社會中,不允許有巧取豪奪的情況發生。」也作「巧偷豪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巧取豪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用巧詐的手段騙取,或倚仗權勢強行奪取。※語或本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二首之一。後用「巧取豪奪」形容不擇手段地取得權利、財物。
釋義:
※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二首之一(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七》引)
典故說明:
形容不擇手段的取得權利、財物。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用在「蠻橫胡為」的表述上。
使用類別
這些貪官對當地民眾巧取豪奪,無所不至! 他那地位是巧取豪奪來的,有何值得尊敬? 這種巧取豪奪的行為,令人髮指,天理難容! 他今天仗勢如此巧取豪奪,小心老天會給報應。 老家那塊地就這樣被當地土財主給巧取豪奪了。 這種趁亂世巧取豪奪的作法,和趁火打劫有何不同? 這些錢財都是他當年巧取豪奪來的,通通捐出來也不為過。 那時候,軍閥橫征暴斂,巧取豪奪,弄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警方發現嫌犯為了謀取對方的錢財,偷搶拐騙各種巧取豪奪的手段都使盡了。
例句
  1. 01.宋.蘇軾〈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源)
  2. 02.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五.外制.知建昌軍魏峙職事脩舉轉朝請郎》:「無嚴刑竣令而雄狡服,不巧取豪奪而財用足。」
  3. 03.宋.劉克莊〈鐵庵方閣學墓志銘〉:「四庫外羨錢尚十餘萬,公,儒者,未嘗行巧取豪奪之政,亦莫知其何以致此也。」
  4. 04.元.黃溍〈古齋記〉:「彼沾沾焉慕為榮古而陋今者,曾不以為意。方且巧取豪奪乎人之缺壺、破釜、枯竹、敗素,棄遺無所可用之物,摩挲把玩而以博古自命。」
  5. 05.清.全祖望〈先太府承宣告身跋〉:「不巧取豪奪而用足,無疾聲大呼而事成。遺愛在人,去而見思,所謂慈惠之師,廉平之吏。」
辨識:
近義成語
一介不取
典源:
※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二首之一(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七》引)三館曝書防蠹毀,得見《來禽》與《青李》。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美。玉函金籥天上來,紫衣敕使親臨啟。紛綸過眼未易識,磊落挂壁空雲委。歸來妙意獨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1)。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2)。君不見長安永寧里,王家破垣(3)誰復修。

〔注解〕 (1) 寒具油:寒具,一種寒冬時的食品。以糯米和麵搓成細繩形狀,挽曲如環,油煎後食用。相傳桓玄好書畫,客攜名作來,玄輒觀之,以寒具待客,因而弄汙了畫,所以說「寒具油」。 (2) 虎頭:指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傳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3) 王家破垣:王涯家的破牆。王,指王涯(?∼西元835),字廣津,唐太原人。博學好古,能為文,家書數萬卷。所集前世名書畫,鑿垣納之。唐文宗甘露之變時被殺,人破其家垣牆取之,或剔取其中金玉而棄其書畫。垣,牆。
書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巧取豪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似詞 敲榨勒索、軟硬兼取 相反詞 樂善好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