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睿智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uì zh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睿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uì zhì |
解釋:
深明通達的智識。《韓非子.解老》:「聰明睿智,天也;動靜思慮,人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睿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Wisdom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睿智在哲學上有三個意義:(1)睿智是所有其他德行的「守護者」;(2)睿智與知識的不同在於睿智是將已知的知識「應用」至關於人類生活的事務上;(3)與推理或論辯所得來的理解相較,由睿智所獲得的理解或洞見更具有直覺或直接的形式。 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家柏拉圖(Plato,427~347 B.C.)認為,睿智是國家或個人所具有的「樞德」(cardinal virtues)之一,就國家的立法者或個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而言,睿智占最高地位時,國家或個人就是「睿智的」(wise)。柏拉圖之後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則區辨了兩種不同的睿智:一是思辨的;一是實踐的。其中前者處理的對象是不可改變的與超人類的,或可稱為事物的絕對本質,與「理論知識」(Episteme)同義;後者的對象是人類經驗中的偶發的特定關係,與生活中行為有關,實踐的睿智是所有其他德行的先決條件。中世紀的神學家們則把最高的睿智歸諸於神,認為神的睿智可以從真實世界所呈現的計畫與目的看出。 總之,睿智是二種德行,而不是知識;與實踐有密切關係。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培養學生具有實踐的睿智遠比理論的知識更重要,因為睿智可以使學生具有分辨與應用的能力,是全面的,而不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零碎知識。臺灣過去數十年的教育,受到升學主義的影響,雖然一再強調「五育並重」,但卻早已遭受偏重「智育」之譏。而事實上此種「智育」仍非其正的睿智,學校中所傳授的智育往往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的理論知識而已。因此使智育真正成為培養學生睿智的教育,應該是教育的當急之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睿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