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cháng |
解釋:
1.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書經.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唐.孔穎達.正義:「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金、木、水、火、土五行。《禮記.樂記》:「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漢.鄭玄.注:「五常,五行也。」《周書.卷四.明帝紀》:「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3.仁、義、禮、智、信。《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關係。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常之主張也。使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而無一常。」也作「五倫」。 5.三國蜀馬良兄弟五人。他們的字中都有「常」字,時稱為「五常」。《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五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吳務貞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五常有數義,與人倫道德相關者如下: 1.謂人之五種常行,亦即五倫,或稱五典。〔書.泰誓下〕:狎侮五常。〔疏〕:五常即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書.舜典.慎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謂五常之道,即仁、義、禮、智、信,為人生應常行之道。〔漢書.董仲舒傳〕: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飾也。〔白虎通.情性〕:五常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小學紺珠.性理類.五常〕仁、義、禮、智、信。3.佛家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天臺仁王經疏.上〕:不殺生,仁也;不偷盜,智也;不邪淫,義也;不飲酒,信也;不妄語,禮也。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五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