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噬臍無及 - 教育百科
ˋ
ˊ
ˊ
ˊ
  • 漢語拼音 shì qí wú j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qí wú jí
解釋:
比喻後悔已遲。參見「噬臍何及」條。明.朱鼎《玉鏡記》第二九齣:「事在預防,若待羽翼成後,噬臍無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噬臍無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釋義:
即「噬臍莫及」。見「噬臍莫及」條。01.唐.高彥休〈盧相國指揮鎮州軍〉:「一失其機,噬臍無及。」02.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九齣:「事在預防,若待羽翼成後,噬臍無及。」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聃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免得後悔已遲。
典源: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1)、聃甥(2)、養甥(3)請殺楚子(4),鄧侯(5)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齊(6),其及圖之乎!圖之,此為時矣。」鄧侯曰:「人將不食吾餘。」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弗從。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注解〕 (1) 騅甥:春秋時鄧國臣子,生卒年不詳,鄧侯甥。騅,音ㄓㄨㄟ。 (2) 聃甥:春秋時鄧國臣子,生卒年不詳,鄧侯甥。聃,音ㄉㄢ。 (3) 養甥:春秋時鄧國臣子,生卒年不詳,鄧侯甥。 (4) 楚子:楚文王(?∼西元前677),春秋時楚國國君。鄧侯甥。在位期間國勢強盛,鄧國為其所滅。 (5) 鄧侯:即鄧祈侯,春秋時鄧國人,生卒年不詳。 (6) 噬齊:左傳杜預注:「若齧腹齊,喻不可及。」比喻後悔已遲。噬,音ㄕˋ,嚙啃。齊,通「臍」,肚臍。
書證:
01.唐.高彥休〈盧相國指揮鎮州軍〉:「一失其機,噬臍無及。」
02.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九齣:「事在預防,若待羽翼成後,噬臍無及。」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噬臍無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