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清末高等學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春木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清末高等學堂是當時學制中的一個階段,由普通中學堂畢業考升,相當於大學預科;規定設立於各省省會。
  在〔欽定高等學堂章程〕規劃中的高等學堂,內分政、藝二類科,外則可附設農、工、商、醫,高等專門實業學堂、仕學館、師範學堂等;關於功課教法、校舍建置、內規管理、人事編制等亦均有初步架構。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奏定高等學堂章程〕頒布,又有詳細之修正。
  依據〔奏定高等學堂章程〕的規定,在學科分類上修正為三類:第一類學科為預備入大學經學科、政法科、文學科、商科者修習之;第二類為預備入格致科、工科、農科者修習之;第三類為預備入醫科者修習之;肄業均以三年為期。至於各類所含各學科內容,及分年授課時刻表,在章程中均有明定,平日上課每日六個鐘點,一週共三十六鐘點。此外,「人倫道德」和「經學大義」二科列為學科首要,是共同必修。至於外國語,亦相當重視,第一、二類生英語為共同必修,另須選習德語(第二類生必選)或法語,拉丁語視所欲入之分科大學學門隨意加課;第三類生必修德語,而英、法語則選一修習,第三年須加習拉丁語。
  在考錄入學方面,章程規定開辦後五年內因尚無合格中學堂畢業生,故可酌量變通,選品行端謹,中國經史文學確有根柢者,補習普通學一年後升入肄業,爾後即須有中學堂畢業或同等學力方可考選。至於校舍方面,規定亦細,高等學堂預備有通用講堂、專用講堂、實驗室、圖書室、器具室、藥品室、標本室、禮堂、操場(分室內、外二種)、學生齋舍(分自習室及寢室二種)等。學堂規模,初期定為可容學生二百人以上,以後以五百人以上為宜。
  教職員方面,以監督主持至學事務,下設教務長、庶務長、齋務長,其中庶務長是由通曉學務官員派充,教務長由教員兼充,齋務長則二者均可。教員分正、副教員二級;另有掌書官,均聽命於教務長。
  光緒三十四年(1908),學部開始嚴令高等學堂不准招考未經中學堂畢業之學生,同時不可於高等學堂設置預科、正齋、備齋、正班、備班等變通名稱,以期學習能致精深。宣統元年(1909),學部又鑒於各省高等學堂所開設外國語未全依章程,故通咨各省畫一課程:第一類主修英語,另兼習德語或法語;第二類主修英語,兼習德語;第三類主修德語,兼習英語、日語或拉丁語隨意;而西北各省第一類生可添習俄語。
  各省高等學堂於光緒二十九年後陸續開辦,宣統年間幾已普及全國。在民國初〔壬子癸丑學制〕中,明定大學預科修業三年,附屬於大學不得獨立,遂取代了清末高等學堂的建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清末高等學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