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冗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ǒng
解釋:
  1. 雜亂。
    【例】冗雜、紛冗
  2. 多餘無用的。
    【例】冗員、冗句、冗詞
  3. 繁忙。
    【例】煩冗、撥冗光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ǒng
解釋:
[形]
1.閒散。《周禮.地官.槁人》:「槁人掌共外內朝冗食者之食。」唐.韓愈〈進學解〉:「三年博士,冗不見治。」
2.雜亂。宋.王安石〈進修南郊敕式表〉:「而臣等承撰次之明詔,迨茲彌歲,僅乃終篇,猶因用於故常,特刪除其紛冗。」《金史.卷一○八.胥鼎傳》:「天下之大,萬機之眾,錢穀之冗,非九重所能兼。」
3.繁忙。宋.劉宰〈走筆謝王去非遣餽江鱭〉詩:「知君束裝冗,不敢折簡致。」
4.多餘無用的。如:「冗員」。《文選.陸機.文賦》:「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5.愚劣。晉.傅咸〈致汝南王亮書〉:「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竊以為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ī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鬆、寬。形容東西、事物不緊或寬鬆的樣子。
  2. [[形] ] 形容金錢方面的寬裕。
  3. [[動] ] 鬆掉。
同義詞:
反義詞:
音讀: liō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多一些、有餘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閒散。《說文解字.宀部》:「冗,散也。……人在屋下,無田事。《周書》曰:『宮中之冗食。』」《周禮.地官.槁人》:「槁人掌共外內朝冗食者之食。」《宋史.卷一五二.輿服志四》:「若以差遣,有官卑而任要劇者,有官品高而處之冗散者。」唐.韓愈〈進學解〉:「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宋.蘇軾〈與朱康叔〉:「適少冗,不敢稽留來使,少間別奉狀次。」

2. 多餘無用。如:「冗員」。晉.陸機〈文賦〉:「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清.于成龍《于清端政書.卷四.黃州書.陞閩臬上張撫臺》:「冗言瀆聽,曷勝惶悚。」

3. 雜亂。《正字通.宀部》:「冗,雜也。」《金史.卷一○八.列傳.胥鼎》:「天下之大,萬機之眾,錢穀之冗,非九重所能兼。」宋.王安石〈進修南郊敕式表〉:「而臣等承撰次之明詔,迨茲彌歲,僅乃終篇,猶因用於故常,特刪除其紛冗。」

4. 繁忙。宋.蘇軾〈與姜唐佐秀才〉:「兒子治裝冗甚,不及奉啟。」宋.劉宰〈走筆謝王玄非遣餽江鱭〉詩:「知君束裝冗,不敢折簡致。」

5. 愚劣。晉.傅咸〈致汝南王亮書〉:「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竊以為憂。」唐.白居易〈與楊虞卿書〉:「僕聞此言,退而思之,贊善大夫誠賤冗耳。」

注音: ㄖㄨ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