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彌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ㄢˊㄅㄨˇㄖㄨˊ:「ㄇㄧˊㄅㄨˇ」、「ㄇㄧˊㄈㄥ」。
  2. ㄍㄥˋㄐㄧㄚㄖㄨˊ:「ㄖˋㄐㄧㄡˇㄇㄧˊㄒㄧㄣ」、「ㄧㄤˇㄇㄧˊㄍㄠ」。
  3. ㄅㄧㄢˋ滿ㄇㄢˇㄖㄨˊ:「ㄇㄧˊㄩㄝˋ」、「ㄧㄢㄨˋㄇㄧˊㄇ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填補。
    【例】彌補
  2. 更加。
    【例】日久彌新
  3. 遍、滿。
    【例】煙霧彌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充滿。《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2.填補。如:「彌補」。漢.邊讓〈章華臺賦〉:「登瑤臺以回望兮,冀彌日而消憂。」
[副]
1.更加。如:「日久彌新」。《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2.遍布的。如:「煙霧彌漫」。
3.久。如:「彌久」。
4.遠。《文選.張衡.西京賦》:「前開唐中,彌望廣潒。」
[名]
姓。如宋代有彌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久長。《晉書.卷五四.列傳.陸雲》:「桂生幽壑,終保彌年之丹。」唐.柳宗元〈柳州謝上表〉:「以舊疾所嬰,彌年未愈,逮及今夏,始就歸途。」《太平廣記.卷一七三.張融》:「融神明俊出,機辯如流。嘗謁太祖於太極西堂,彌時之方登。上笑曰:『卿至何遲。』答曰:『自地昇天,理不得速。』」

2. 遠。漢.張衡〈西京賦〉:「前開唐中,彌望廣潒。」《文選.潘岳.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

3. 增益。《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戰國策.燕策三》:「太子丹曰:『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

4. 充滿。《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唐.司空圖《詩品.豪放》:「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5. 遍佈。《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徐盛》:「望園愕然,彌漫數百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6. 填補。漢.邊讓〈章臺賦〉:「登瑤臺以回望兮,冀彌日而消憂。」《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他們這種主顧,每年也要遇到幾個,只消遇著幾個冤大頭,也就彌補過去了。」

7. 姓。如宋代有彌遜。

注音: ㄇ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