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寸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ㄤˊㄉ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ㄍㄨㄥㄓˋㄧˊㄘㄨㄣˋㄉㄥˇㄩˊㄕˊㄍㄨㄥㄈㄣ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ㄍㄨㄥㄘㄨㄣˋ」。
  2. ㄒㄧㄥˊㄖㄨㄥˊㄒㄧㄠˇㄕㄠˇㄖㄨˊ:「ㄘㄨㄣˋㄊㄨˇ」、「ㄘㄨㄣˋㄅㄨˋㄅㄨˋㄌㄧˊ」、「ㄧˊㄘㄨㄣˋㄍㄨㄤㄧㄣ」。
  3. ㄐㄩˋㄌㄧˊㄖㄣˊㄕㄡˇㄧˊㄘㄨㄣˋ˙ㄉㄜㄐㄧㄥㄇㄞˋㄅㄨˋㄨㄟˋㄖㄨˊ:「ㄘㄨㄣˋㄎㄡˇ」。
  4. ㄈㄤㄘㄨㄣˋㄅㄧˇㄩˋㄒㄧㄣㄖㄨˊ:「ㄈㄤㄘㄨㄣˋㄧˇㄌ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ùn
解釋:
  1. 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寸等於十公分。亦稱為「公寸」。
  2. 形容極小、極短、極少。
    【例】寸步、寸陰、寸土
  3. 手腕部,寸口的簡稱。中醫切脈的部位,指兩手橈骨內側橈動脈處。
    【例】左寸、右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ùn
解釋:
[名]
1.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寸等於十公分。也稱為「公寸」。
2.寸口的簡稱。中醫上稱距人手一寸的經脈部位。《紅樓夢》第一○回:「看得尊夫人這脈息:左寸沉數,左關沉伏,右寸細而無力,右關虛而無神。」
3.姓。如明代有寸居敬。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形容極小、極短、極少。如:「寸步不離」、「寸金難買寸光陰」、「鼠目寸光」。《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無有分寸之功,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ù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長度的單位。一寸約三公分。
  2. [[形] ] 短小、微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