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我防衛年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ge of Self-Defense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我防衛年齡是早期德國發展心理學中的一個說法。其說以為由幼兒到少年,有兩個自我防衛年齡:其一出現在三至五歲之間;其二在十二歲至十五歲之間。在這兩個年紀之間,可觀察到有明顯的對人和事物之反抗表現與行動,如跳腳、吼叫、不聽話、不答話、以至不說話。當時學者的解釋是內在意向的衝激,因「非我」(Non-Ego)進入自我(Ego)而致,是情緒的轉捩現象。一方面要調整內在器官因發育而生的變化;一方面要彌補由能力不足而生的自卑感,對父母的權威和社會限制,出現不相協調的現象。
  肯勒(L. Kemmler)於一九五七年發表其〔幼兒觀察〕(Unterschungen über den Frühkindlichen)說:並非每個幼兒都有自我防衛的表現,而在於個別差異;如幼兒的需要不得滿足,獨立傾向受到阻礙,和過去有求必應及任意而為的狀況相反;加以還不能充分掌握環境,因而表現出反抗,對成人任何要求,往往不假思索的說不,即是明顯的反應。又說幼兒的反抗和父母的反應有關,如果父母把幼兒的反抗視為可喜現象而回應他,可能鼓勵幼兒形成自以為是的態度,影響人格發展。反之,如果父母對幼兒的反抗淡然處之,不鼓勵,也不斥責,便沒有增強作用;待此年紀過去,自然會因成長而得到矯正。
  另據斯普朗格(E. Spranger, 1882~1963)之〔青年心理學〕(Psychologie des Jugendatlers)中指出,十二至十五歲間的少年,處在「自我追尋」的時期,要發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並要尋找自己今後的方向,情緒處在許多矛盾對立的狀況,一方面活力充沛,一方面又沈默懶惰;,一方面熱情洋溢,一方面又冷漠無情;一方面追求友誼,一方面又喜好孤獨。在許多情感的矛盾衝激下,表現出喜怒無常、時時對成人(父母或教師)的反抗態度。此應是第二個反抗年紀。
  目前心理學研究多注重少年期或青年前期的行為表現,發現此時期的反抗行為特別明顯,在教育工作中,如果父母或教師了解自我防衛年齡為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的現象,就容易保持寬容的態度,給予少年適當而積極的輔導,使其情緒得到適當的紓解,情感有正當的寄託、如從學習中發現興趣,解除惶惑,而又得到正當的人生指引,當可助其正常的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我防衛年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