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英國芭蕾學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ritish Ballet; English Ballet
作者: 江映碧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芭蕾學派。英國芭蕾學派是發展最晚的芭蕾學派,它在二十世紀的中葉才建立完整的系統與風格,聞名於世之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創立於1940年代,這並不表示在此之前,英國的舞蹈文化是空白的,早在十八世紀初,義大利的面具舞(Masque)即傳入英國。之後融合文學、戲劇、歌唱、音樂與舞蹈成為英國式的面具舞,而此面具舞倒流至義大利、法國亦影響芭蕾舞的發展。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造訪英國的歐陸舞蹈家與舞蹈團也是駱驛不絕,先後有芭蕾伶娜莎蕾(Marie Salle)、塔伊歐尼(Marie Taglioni)、葛麗絲(Carlotta Grisi)。芭蕾大師諾威爾(Jean Georges Noverre)與布拉西斯(Blasis)也都曾率團至英國演出,並且在當地傳授舞藝。丹麥名伶阿德琳.簡涅(Adeline Genée)於1897年在倫敦的國王劇院(King´s Theatre)演出後,即定居於倫敦,在此傳授奧古斯特.包諾維(August Bournoville)的技法。二十世紀初俄國的芭蕾伶娜蕾迪亞.凱西(Lydia Kyasht)、卡莎薇娜(Tamara Karsavina)、安娜.帕芙洛娃(Anna Pavlova)也都曾在倫敦造成轟動。近代影響英國芭蕾舞發展較大的,是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自1911年起該舞團每年赴英公演,其團員與芭蕾教師先後在英國授課的有雷加(Nicolai Legat)、藍伯特(Rambert)、卻革堤(Cecchtti)、馬辛(Massen)、佛金(Fokine)、巴蘭欽(Balanchine)、尼金斯卡(Nijinska)等等。為英國培養出不少傑出的本土舞蹈家,促使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誕生,也使英國風格的芭蕾在1950年代開花結果,其特性是溫文儒雅、高貴細緻及富有強烈的戲劇效果。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編舞家為阿胥頓.弗烈德力克(Sir Frederick Ashton),自1935年起即擔任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t)的編舞家與藝術總監。其芭蕾作品,使英國芭蕾舞劇享譽國際,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為英國培養了最偉大的芭蕾伶娜瑪格特.芳登(Fonteyn),開創了編舞者與首席女舞者之間空前傑出的合作。阿氏具有多項重要著名的作品,包括:《婚宴》(A Wedding Banguet, 1937)、《灰姑娘》(Cinderella, 1948)、《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955)、《華爾茲》(La Valse, 1955)、《愛婷》(Ondine, 1955)、《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 1960)、《茶花女》《Marguerite and Armand, 1963》、《夢》(Dream, 1964)以及《狂想曲》(Rhapsody, 1980)與其它多齣舞劇都充分表現出,英國芭蕾的風格 ── 曲折、柔和、機動、抒情與古典主義之特質。其他較有名的英國舞蹈家尚有安東.杜林(Anton Dolin)、都鐸(Antony Tudor)、德.瓦洛(De Valois)、郝普曼(Helpman)、馬克米蘭(MacMillan)、柯蘭可(Cranko)、安東尼.道爾(Anthony Dowell)……等等。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英國芭蕾學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