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行為 - 教育百科
教 | |
師 | |
行 | |
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eachers Behavior |
作者: | 梁茂森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師行為係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現的一切語言及身體行為。語言行為指教師藉語言為主要工具,以達到教學或溝通的目的;主要包含教學時的講解說明教材、指導提示資訊、發問回饋學生疑難、說明活動分組以及指派家庭作業等。至於教師身體行為則指教師的表情、身體姿態及肢體動作等的表現。由於受到教師內在心理因素如情緒、動機、期望等的變化,為增進教學效果,身體行為常配合語文出現,或單獨呈現,有耐心等候表露關愛之情者,亦有顯現不耐而怒容滿面者。 為達成預訂的教學目標,教師行為應是有計畫、有系統的呈現;對學生而言,則是合適的刺激變項。唯教師難免受到其他因素干擾,脫離系統的規劃,產生偏頗的行為,引起學生認同上的混淆,例如教師的語言和身體行為不一致時,學生便難以適從。因此,教師行為不僅對學生學習成就有影響,對學生的人格陶冶、思維統整等尤具影響力,正向的教師行為較易對學生產生正向的影響。 教師行為還包括教師的期望、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關係及教室經營、以及教師的教學決策及型態等。 在學校情境中,教師必須時常扮演學生領袖的角色,透過不同的溝通方式來影響學生的行為。而教師的領導行為常因使用方式不同,而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根據國內外學者研究,一致發現:民主式的教師領導行為有助於學生的學業成就、成就動機、人格適應和內外控信念。權威式的教師領導行為有助於教師所教科目成績之提高,但卻不利於學生的人格適應、成就動機以及內外控信念之建立。而放任式的教師領導行為則不利於學生的學業成就、成就動機和人格適應。 教師的期望本身將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正向的期望將促使學生學業成就提高和正向行為的改進;負向的期望將造成學生負向行為的自我應驗。 教學情境是一種社會互動的情境,在此種情境下,教師與學生之間要不停的交互作用,彼此溝通,方能促進班級成員的發展。然而教師的溝通傾向亦將影響師生的互動關係,進而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及學習動機、學習態度。 教室經營是教師行為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室經營的目的是在為教學創造一個良好及持久性的環境,以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關係和班級的常規。因此,教室經營包括教師的領導行為、教學工作及評量的技巧。教室的經營技巧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師行為尚包括教師的教學決策及教學型態。教師的決策會影響教室中所發生的事情,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教學決策包括教學過程決策和教學計畫決策。教學過程決策包括:決定所呈現課程的有效性安排。對所教課程經驗愈多的教師,愈能彈性的調整課程,以適合學生的需要。 教學計畫決策重視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有密切關聯性存在。 教師的教學型態因教學目標及教師的人格及教學理念的不同而有不同,而且對學生學習行為及成就動機亦會產生交互的影響。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師行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