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學派的教學觀 - 教育百科
行 | |
為 | |
學 | |
派 | |
的 | |
教 | |
學 | |
觀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ehavioristic View on Instruction |
作者: | 李熌吟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行為學派的教學觀」強調教學的任務,應成功的引導學習者產生新的外在行為的聯結,如新的語言的或技能的學習。 古典的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原理所衍生的教學原理主要包括練習律、效果律、刺激控制、增強原理和行為分析等。教學設計的策略包括:(1)擬定預期的教學目標,結構教材成細小的步驟,安排步驟成系統化的順序;(2)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或問題以誘導學習者反應;(3)在學生做了練習題、小考或家庭作業後,皆提供立即性的回饋;以及(4)設法增強學習者表現正確作答,良好學習習慣和其他教師期望的教室行為等。在學校環境應用的一些特殊計畫,如糾正學習者日常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編序教學設計、精熟學習和電腦輔助教學等均為古典行為學派的貢獻。 行為主義學者促進了教育工學在學校的應用。如早期的編序教學機將教材編成漸次呈現的細小單位,學習者可在高成功率的狀況下達到目標學習。當今的電腦輔助教學除了發揮舊編序教學的功能外,提供更多不同的教學型式如教導式、對話練習、模擬、遊戲等等,亦提高了教學上診斷處方的作用,故其不僅可做為教師的一種輔助教學,亦可完全替代教師教學。 根據古典的增強原理所發展的社會學習論強調模仿學習。此理論認為行為的聯結學習可以透過內在的心智活動發生,因此模仿和替代學習是人類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經常透過示範教學以影響學習者的態度、信念和行為。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進一步發展成為能促進學習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諸如目標設定、計畫、自我教導、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和自我增強等能力。模仿結合語文的自我增強是教導學習者高層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個別化系統教學(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 簡稱PSI,又稱Keller Plan)和精熟學習均是行為學派理論的延伸。基本的教學設計策略包括自控進度、精熟目標、學習者決定測驗時間、評量契約制等。學習者通常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單進行學習,遇到困難時可尋求在場的指導者教導,學完一個小單元後立即被測驗以決定學習進程。此種教學系統已被證實能有效教導學業低成就者。 綜括而言,現今教學上所應用的由部分至全體的教學方式、增強原理、行為目標分析和精熟學習教材設計等皆是行為學派理論的重要貢獻。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行為學派的教學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