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為治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havior Therapy
作者: 王淑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行為治療也稱為「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是運用實驗心理學中對學習過程研究的發現與方法,改變某些不適應的行為。瑞姆(D.C. Rimm)及馬士特斯(J.C. Masters)於一九七九年時指出行為治療的八項特點:(1)著重行為本身而非其造因的心理治療法;(2)假定不適應行為大多來自於學習;(3)某些心理原則,尤其是學習的原則,可用於改變不適應的行為;(4)設定明確界定的治療目標;(5)拒絕傳統的特質論(classical trait theory);(6)配合患者的個別問題而採取適合的方法;(7)集中注意於此時此地;(8)治療師期望其技巧獲得實驗上的支持。
  南非心理學家渥爾普(J. Wolpe, 1958)依相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所建立的「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行為治療最常用來處理伴隨焦慮的症候如恐懼症(phobias)的技巧。此法主要是利用放鬆及漸進的作法,限患者在其想像中逐漸接近引起恐懼或焦慮的刺激,直到可以忍受那種刺激,而消除恐懼及焦慮感為止。此法又稱為「暴露法」(exposure methods),即藉系統的逐漸讓患者暴露在令其恐懼之情境,使之慢慢減少恐懼感。另一對行為治療有重要貢獻的是施金納(B.F. Skinner, 1953)所提出的「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其主要觀念為「增強」,對於能產生滿意結果的行為給予增強,反之則加以消弱。增強的作法包括讚美及酬賞等,消弱則為忽視、斥責或懲罰。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行為治療快速成長,廣泛的運用到各種心身症(psychosomatics)、性格問題及心理困擾上;精神病方面如恐懼症、焦慮症、憂鬱症、藥癮、酒精中毒等;生理疾病如抽煙、肥胖;心身症如高血壓、氣喘、頭痛;一般性格或行為偏差如婚姻不協調、性別錯亂、性變態、攻擊行為、青少年犯罪、異常進食行為等;其他如教育上所欲改善的行為,如演講恐懼、口吃、自我形象偏差、學習困難等。
  行為治療的步驟為:診斷(偏差行為分析)→目標(決定治療目標)→計畫(發展治療計畫)→執行(執行計畫)→評鑑(以客觀工具評鑑治療效果)。最常用的行為治療技巧包括:系統減敏法、厭惡式治療(aversive therapy)、操作制約、否定練習(negative practices)、認知的行為治療法、果斷訓練(assertive training)、社交技巧訓練(social skills training)、自我控制(self-control)以及其他針對特殊問題之特殊技術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行為治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