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衡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Assessment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衡鑑是指測量或評估一個人在接受輔導、諮商或心理治療前後有關認知改變的方法。在臨床心理學中,應用各種輔導、諮商及心理治療方法,十分重視促進個人的行為改變,而行為之改變需要確認當事人在認知上已發生那些改變,最好也要了解當事人的認知如何發生改變。這是由於認知心理學研究之崛起,對個人之關注已由行為學說、完形學說再轉移到認知學說。
  傳統的認知衡鑑方法是把重點放在個人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的評估與測量。最新的認知衡鑑方法則把重點放在個人對訊息處理歷程的評估與測量。
  在個人行為改變的研究中,只有社會學習論者如班杜拉(A. Bandura)、馬荷妮(M.J. Mahoney)、麥欣保(D. Meichenbaum)及認知導向的行為治療專家如艾里斯(A. Ellis)等人率先重視個人的認知在行為改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認為個人行為是受到認知、情緒、行為、環境等因素所影響,並認為應對認知、情緒、行為、環境等個別變項單獨發展衡鑑的技術和程序。
  已經發展出來並廣為應用的認知衡鑑技術有晤談、有聲思考法(think-aloud protocols)、自陳量表(self-report scales)、列出想法(thought listing)、想法抽樣(thought sampling)、錄影說明(postperformance videotape reconstructions)、自言自語(spontaneous private speech)、投射技術(projective techniques)等項。
  認知衡鑑所遭遇的困難有三:(1)無法直接觀察認知的改變;(2)依賴當事人主觀的記憶;(3)要從非語言的行為表現來推論認知過程。因此,需要創造性思考來發展認知衡鑑策略方可獲得有用的及可信賴的資料,以批判性的思考來看待所獲得資料、並了解該等資料之限制。認知衡鑑的重要課題有四:(1)所衡鑑的認知歷程;(2)衡鑑認知的處所及方法;(3)對思考歷程所依據的分析單位或水準的記分;(4)對所蒐集的資料的解釋。
  認知衡鑑也有效度的要求。為求獲得大量而有效的資料,衡鑑者需要保持自我批判及自我校正的態度來發展蒐集資料的策略,同時要評估所用策略之效度,並應用多重認知衡鑑,才能增進解釋資料、發現真象的能力。要之,著眼於整體的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注意到認知、情緒、行為、環境等因素的關聯,是認知衡鑑時應有的態度。在進行認知衡鑑時,應以當事人為重點,而以情境為背景,並以統整性觀點來評估認知經驗的內容與改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衡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