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ǎ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ǎng |
解釋:
[動] 1.把財物賜給有功的人。如:「獎賞」、「賞賜」、「賞罰分明」。《禮記.月令》:「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 2.器重、看重。如:「賞識」。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詩:「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3.讚美、嘉許、宣揚。如:「讚賞」。《左傳.襄公十四年》:「善則賞之」。 4.欣賞、把玩。如:「賞月」、「玩賞」、「雅俗共賞」。 5.尊崇。通「尚」。《荀子.王霸》:「賞賢便能以次之。」 6.對他人加恩惠於己的敬稱。參見「賞光」、「賞臉」等條。 [名] 1.賜予或獎給的東西。如:「懸賞」、「重賞」。《左傳.宣公十二年》:「先濟者有賞。」《荀子.不苟》:「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 2.姓。如晉代有賞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sióng
|
音讀: |
siún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將財物賜予有功者。如:「獎賞」、「賞賜」、「賞罰分明」。《說文解字.貝部》:「賞,賜有功也。」《禮記.月令》:「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帝初即位,褒賞大臣。」 2. 賜予或獎給之財物。如:「懸賞」、「重賞」。《左傳.宣公十二年》:「先濟者有賞。」《荀子.不苟》:「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 3. 讚美、嘉許、宣揚。如:「讚賞」。《左傳.襄公十四年》:「善則賞之。」《西遊記》第七回:「王母又著仙姬、仙子唱的唱、舞的舞,滿會群仙,又皆賞讚。」 4. 器重、看重。如:「賞識」。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詩:「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宋史.卷三一九.列傳.歐陽修》:「獎引後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 5. 欣賞、把玩。如:「賞月」、「玩賞」、「雅俗共賞」。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元.鄧文原〈題小薛王畫鹿〉詩:「宗藩翰墨留珍賞,憑仗相如賦子虛。」 6. 對他人加恩於己之敬稱。如:「賞光」、「賞臉」。《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再者,看他平日差使也還勤謹,奶奶賞奴才個臉,饒他這次。」 7. 尊崇。通「尚」。《荀子.王霸》:「賞賢使能以次之。」 8. 姓。如晉代有賞慶。 |
|
注音: | ㄕㄤ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賞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