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扎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1
  • 總筆畫 4
  • 漢語拼音 [一]zhā[二]zhá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ˋㄖㄨˊ:「ㄓㄚㄕㄡˇ」、「ㄅㄨˋㄒㄧㄠˇㄒㄧㄣㄅㄟˋㄓㄣㄓㄚ˙ㄌㄜㄧˊㄒㄧㄚˋ。」
  2. ㄗㄨㄢㄖㄨˋㄕㄣㄖㄨˋㄖㄨˊ:「ㄓㄚㄍㄣ」。
注音:
解釋:

2. ㄓㄥㄓㄚˊ:A>ㄇㄧㄢˇㄌㄧˋㄔㄥㄖㄨˊ:「ㄊㄚㄗㄞˋㄕㄨㄟˇㄌㄧˇㄓㄥㄓㄚˊ˙ㄌㄜㄏㄠˇㄐㄧㄡˇㄘㄞˊㄅㄟˋㄐㄧㄡˋㄑㄧˇㄌㄞˊ。」B>ㄧㄡˇㄙㄨㄛˇㄎㄨㄣˋㄖㄠˇㄦˊㄋㄢˊㄗㄨㄛˋㄐㄩㄝˊㄉㄧㄥˋㄖㄨˊ:「ㄋㄟˋㄒㄧㄣㄓㄥㄓ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
解釋:
  1. 刺。
    【例】扎針、扎字、扎花
  2. 鑽入、深入。
    【例】扎根
注音:
漢語拼音: zhá
解釋:
  1. 纏束、綑綁。同「紮」。
  2. 書信、函件。同「札」。
  3. →掙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
解釋:
[動]
1.刺。如:「扎了一針」、「在臂上扎字」。
2.繡。如:「她擅長扎花。」
3.鑽入、投進。如:「扎進草叢中」、「扎到人群裡」。
4.張開。《紅樓夢》第四一回:「只見劉老老扎手舞腳的仰臥在床上。」
[形]
廣闊、寬闊。如:「扎腦門兒」、「扎肩膀」。
注音:
漢語拼音: zhá
解釋:
[動]
1.參見「扎掙」、「掙扎」等條。
2.寒氣刺骨。如:「這冰塊冷得扎手。」
3.纏束、綑綁。同「紮」。《水滸傳》第五回:「拽扎起下面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禪杖,出到打麥場上。」
[名]
書信、函件。同「札」。如:「信扎」、「函扎」。
注音:
漢語拼音: zhǎ
解釋:
[動]
停止。如:「快扎住,別再胡鬧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a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