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原氏腔吻鱈 - 教育百科
蒲 | |
原 | |
氏 | |
腔 | |
吻 | |
鱈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蒲原氏腔吻鱈 |
英文名: | Coelorinchus kamoharai |
描述: 體延長而側扁,尾長如帶,愈往後愈尖細。鼻骨前側邊緣不完全被骨支托。吻部腹面裸出,有許多細小皮辮分布。兩背鰭間距長,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後。 發光器呈長桿狀,自肛門沿伸至喉峽部,喉峽部端之發光穴覆有鱗片。體被弱櫛鱗,棘刺短小呈三角型,不規則鬆散排列。體側散布有許多明顯的雲狀斑紋;喉部與鰓被架膜散布許多小點;口腔與鰓腔白色;第一背鰭暗色。 |
|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至臺灣東北部及南部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Caelorinchus kamoharai (Matsubara, 1943) |
|
形態: 蒲原氏鬚鱈從腹部面來看,頭部二側顯得較為狹長,在吻鼻部位有1根硬棘。身體鱗片薄而寬闊而略短的形狀,上有不規則排列的細小短棘,頭部的腹面處則是幾乎完全裸露,沒有鱗片,口下位,有1根頤鬚;眼睛很大,約略呈現長方形。腹部發光器,由肛門向前一直延伸至喉峽部;體側背部具不規則斑紋。最大體長可以長達28公分。 |
|
分布: 蒲原氏鬚鱈的分布範圍也相當狹窄,僅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從日本的南部,一直到本省的東部海域。 |
|
生態習性: 蒲原氏鬚鱈主要生活在中深層的水域,從220~400公尺左右的深度,以底棲水層中的小型魚類、甲殼類等動物為食。由於鼠尾鱈的身體略微的延長,所以深海中的游泳姿態,尾部是呈“之”字型擺動前進。 |
|
利用: 由於鼠尾鱈科的外觀較奇異,大部分人不敢食用,因此本省漁民,都是將這些魚棄置為下雜魚,不過在大陸沿海地區對於鼠尾鱈則是善加利用,他們將整隻鼠尾鱈去鱗然後油炸,在市場上亦有攤販銷售,至於味道是否美味可口就不得而知。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
|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
|
科: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蒲原氏腔吻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