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鴻溝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 gap
作者: 毛慶禎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94年,喬治・羅威斯坦(George Lowenstien)發表資訊鴻溝理論(Information Gap Theory),認為當人們碰到無法以舊知識或經驗解釋的新事物時,即形成資訊鴻溝。若干行業的從業者,如:設計師、創意者或溝通者等,即從運用這種鴻溝中,獲取報酬。羅威斯坦認為,人類社會中出現的資訊鴻溝可分為不同程度。假設將先前的知識或經驗比喻成五角形且只有這個五角形;此時若突然出現六角形時,兩者間雖有差距,但差距有限,鴻溝並不嚴重,很容易就能解釋清楚—六角形就是有六個角的五角形。於是資訊鴻溝彌平,繼續向前行。接著碰到多邊形,由於與先前的經驗不同,產生極大的資訊鴻溝,於是問題來了:具有五角形知識的人對此產生畏懼,失去彌平鴻溝的企圖,不但不會啟發新的產品或服務,反以忽視或反方向的方式理解這個差距。然後遇見圓。形狀有點像五角形,但更漂亮、連續,且具有平滑曲線、沒有銳角的特性。這有點像以往的知識,但又不一樣,此時便出現中等程度的資訊鴻溝。中等程度的資訊鴻溝可挑起好奇心,小到可以彌平,大到可以產生興趣,因此在建立產品、服務或議題時,應產生中等程度的資訊鴻溝。過去,圖書館界往往把資訊鴻溝視為讀者找尋適當的資訊來源,滿足資訊需求的過程。而當代的資訊發展下,找到資訊已不是問題;擁有太多資訊,以致無法有效利用,這才是現代人面臨的資訊鴻溝。資訊鴻溝與數位落差的概念相關。一般認為,社會中的富有或高教育程度者比貧窮或低教育程度者佔有優勢,新世代比舊世代更能得心應手地使用新傳播科技,男性比女性更習慣使用資訊科技。由此社經地位、年齡、性別產生的數位落差也會造成資訊鴻溝。由此可知,科技未必帶來社會的福祉,更可能是強化原有的不平等。Loewenstein, George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 (1), 75-98.
參考資料:
Loewenstein, George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 (1), 75-9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鴻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