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是當代科學史及科學哲學家孔恩(T.S. Kuhn, 1922~1996)於一九六二年出版的著作。此書主要在論述「科學的本質是什麼」及「科學發展的特色又是什麼」等問題。
  孔恩本人為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物理學博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科學史的領域。起初他以為早期科學著作中充斥了許多荒謬的意見,但後來由閱讀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物理學〕後,改變了想法,轉而認為即使在最嚴密、客觀的物理學中,仍然可以有彼此衝突的物理世界。使他日後一直堅持「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的信念,並使他從一名物理學家成為科學史家。從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六○年間,孔恩經過十三年的思索,終於完成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孔恩提出「典範」(paradigm)的概念作為其論述「科學進步」(science progress)的基礎。按孔恩的用法,「典範」具有下列的特性:是「觀察世界的方法」,也具有準形上學的信念(quasi-metaphysical commitments)。透過「典範」的優先性,可以指導我們進行某些領域現象的解釋。由此,孔恩不認為科學進步是累進的,科學中所謂的進步事實上是許多不相容「典範」間更替所構成之進一步精鍊的發展過程。孔恩將科學史畫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的階段;一是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的階段。在常態科學的階段中,有一套已廣為科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所共同接受的概念(也就是典範),此時的科學進步指的是典範本身的「精鍊化」;而在科學革命的階段中,原先常態科學中的典範因「異例」的不斷發生而受到嚴重的挑戰,遂使原典範所具有的優先性喪失,形成許多不同典範競逐的局面,甚至為新的典範所取代。新舊典範間的更替,孔恩將其視為是一種「世界觀的改變」或是「格式塔式的轉換」(gestalt switch)。當新的典範取得科學研究的主導權時,又會再度開展出另一個常態科學的時代。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所提出的科學進步的模式及「典範」的概念,雖然受到不少的批評,如有些學者認為孔恩的典範意義曖昧不明;又有些人以為科學史上並未真的存在著絕對的常態科學,所有時期都是並存著許多相互競爭的典範的;也有些學者不同意孔恩對科學進步的看法,認為科學進步雖不能達於真理,卻可使人接近真理。但孔恩的典範概念在當代自然科學研究,甚至社會科學研究(包括教育研究)中仍獲得許多迴響。雖然孔恩以為社會科學研究發展未臻成熟,仍處於「前典範時期」(preparadigm period),只有「學派」(school),而無「典範」;但孔恩也承認任何科學研究工作均須由哲學來加以指導,這使得以「典範」來解析價值導向為主的教育理論之不同類型與方向,仍有重要的啟示性價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革命的結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