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亞伯拉罕 - 教育百科
ˋ
ˊ
ˇ
yà bó lā hǎ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à bó lā hǎn
解釋:
希伯來人的族長,原居幼發拉底河上游吾珥(Ur)地方。約在西元前二千年徙居於巴勒斯坦,後成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的共同祖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braham
作者: 查時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亞伯拉罕為希伯來人,依〔聖經〕中的〔創世記〕之記載,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挪亞長子閃的後裔,他拉(Terah)的兒子;他出生於巴比倫的吾珥(Ur),原來的名字叫「亞伯蘭」(Abram)意為高貴的父親,後來依上帝之命而改名叫亞伯拉罕,而其原意則為多國之父。亞伯拉罕作為家族的領袖,故曾多次帶領其家族的成員遷徙,從吾珥至哈蘭,再越幼發拉底河而至迦南(Canaan),在迦南的示劍,伯特利等地居住,因飢荒而再遷至埃及,又從埃及再遷回迦南,最後則在希伯崙(Hebron)定居。
  亞伯拉罕富甲一方,擁有大批的牲畜財物,具領袖才幹,當其姪兒羅得(Lot)被亞蘭國國王之軍隊連人帶財物一並擄走後,亞伯拉罕聞訊後親率三百餘勇士夜襲之,救回羅得和財物。亞伯拉罕娶同父異母之妹撒拉(Sarah)為妻,因起初不孕,便再娶婢女夏甲(Hagar)為妾,生一子,取名以實瑪利(Ishmael)。後來撒拉懷孕,生子取名以撒(Issac),出生八天後即受割禮,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要他以獨生子以撒獻為燔祭,亞伯拉罕走了三天,在摩利亞地區上帝所指定的山上,築壇後正舉刀欲將以撒殺死時,上帝的使者前來阻止,嘉許亞伯拉罕的信心,知道他是敬畏上帝者,連自己的獨生兒子都願留給上帝,亞伯拉罕就以當地的一隻公羊,獻為燔祭,代替了他兒子以撒,並為該地取名為「耶和華以勒」,意為「上帝必有預備」,而上帝更賜福他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亞伯拉罕也因此被稱做信心之父,為因信稱義做出了最美好的註腳。
  亞伯拉罕到一百七十五歲壽終,與先他而死的妻子撒拉同埋於麥比拉洞(Machpelah Cave),由他三個妻妾所生後代,分三支繁衍開來,人數眾多,其中嫡系的那一支,再繁衍出以色列民族的十二個支派。因此他是希伯來民族的祖先,而在信仰上,他對上帝的信心,不僅被猶太人所敬仰,也被後世基督教徒奉為信仰的楷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亞伯拉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