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動圈式麥克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ving Coil Microphone
作者: 關尚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圈式麥克風是在低抗阻的麥克風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所謂「動圈」(moving coil),指的是麥克風內音波轉換為電流能量,主要是依賴附著於橫隔膜下,纏繞在永久磁鐵上的銅或鋁的圓形線圈,當聲波振動橫隔膜,就帶動線圈上下振動,改變磁鐵上磁場的電壓,形成與聲波相似的電流能量(即電波信號);基於這個道理,動圈式麥克風也叫做「動力式麥克風」(dynamic mic),因為電流是因磁場中導體移動而產生,動力愈大,電流就愈強,與發電機道理相似。
  動圈式麥克風在諸多的低抗阻麥克風之中能廣受歡迎,主要原因在於其動圈式的構造,較其他麥克風簡單,能夠在超量的聲音壓力值(sound pressure level, SPL)下,依然運作,不致於損壞;對於聲音有足夠的敏感度,卻又較一般麥克風更耐震、耐潮與容忍環境中的灰塵或高、低溫。整體而論,動圈式麥克風對低音的敏感度及音質效果雖不及其他低抗阻的麥克風,但是它對過量聲音壓力值的韌力、耐震、耐潮、耐溫差變化,以及價格低廉的優點,使得它成為使用最普遍、最受歡迎的一種麥克風。也是因為上述的特性,動圈式麥克風適用於任何場合,尤其是電視棚外作業訪問收音、一般公共場合、休閒娛樂場所(如卡拉OK),尤其是會有突如其來過大的音量,如打擊樂器的鼓、鈸、鑼等,它都是最佳選擇的麥克風。
  就像其他的低抗阻麥克風一樣,動圈式麥克風的外形、式樣、拾音模式極多,對聲音頻率的效應(Sound Frequency Response)也各有特色,但因動圈的體積限制,麥克風頭必須維持一定的大小,所以體型也就隨著延伸,沒辦法縮得太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圈式麥克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Dynamic Microphone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動圈式麥克風如其名所顯示的,是以一會活動的線圈(Moving Coil)為主體,此線圈聯結於一片薄金屬振動膜(Diaphgram)上,音波造成的空氣振動會推動金屬膜與線圈,使線圈在由一個永久磁鐵所造成的磁場中移動,因而產生變動的電流訊號。
  本質上,動圈式麥克風與電容式麥克風同樣是一種壓力麥克風(Pressure Microphone),根據音波振動造成的空氣壓力而反應,此等壓力不曾隨聲音產生的方位而有所不同,因此,此種多是全指向性(Omni-Directional)的,無明確的指向性,對各方位聲音的靈敏度相近。但是透過特殊的設計,也可製造出心型指向性、或超心型指向性的動圈麥克風。
  動圈式麥克風於1930年代,由西方電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發明。早期的動圈式麥克風對不同頻率的聲音響應不平均,但很快便有改進,面廣泛地應用於專業錄音。其構造簡單,堅固耐用,能容忍突如其來的強烈音量而不易受損,且製造費用較廉,因此普及性高。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動圈式麥克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