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容式麥克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denser Microphone
作者: 關尚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低抗阻麥克風中,電容式麥克風擁有許多顯著的特點而廣受歡迎,使用極為普遍。這種麥克風的構造看起來相當簡單,受音頭(capsule)是由兩片平行的金屬薄片構成,前面的一片是極薄的鋼化塑膠振動膜(metalized plastic diaphram),但只有靠近麥克風頭部(mic head)的部分會隨音波能量振動,而後面的那片金屬片則是固定的,兩者就形成一個電容體,足以容納電流;當音波能量造成前面的振動膜共振,改變兩者間的電流壓力,就轉變為不同的電波能量。
  電容式麥克風與其他低抗阻麥克風最大不同處,乃在於它必須要有電源的供應才能運作。由於前述的電容體要有電源來產生存在金屬片間的電壓,而且被產生出來的電波能量,實際上是高抗阻的訊號,因此要先由強波器(preamplifier)來作加壓的工作,才能經由導線向外輸出。電容式麥克風須要藉助電池,或控音臺提供的幽靈電源(phantom power)才能運作,而且在距離麥克風內或不遠處,多半會連接一個小盒子,用來容納電磁及極小的強波器。
  電容式麥克風由於電容器的設計,允許大幅縮小體積,因此麥克風的本體可以製作得很巧小,改變了麥克風的外觀與用途,早期著稱的領帶式麥克風(lavaliere),與現今通用花生米大小的領夾式麥克風(其實也是領帶式麥克風的一種),都是典型的電容式麥克風代表,不僅使用時容易隱藏,更免用手持而提供雙手更大的自由。這種麥克風對於聲音的頻率效應(frequency response)良好,對於高低頻的反應都很敏感,整體的音質都很能令人滿意,而且各種形狀與大小都可以選擇,包括適用於小角度而較長距離收音的槍型麥克風,多頭式的立體錄音麥克風,夾於領帶上的領夾式麥克風,到安裝於收錄機體內的隱藏式麥克風,提供專業製作極多的選擇與便利。通常電容式麥克風的價錢也比較貴些,加上必須時常更換電池,而且不像動圈式麥克風那麼能容忍不當使用,一般的教育單位在購買時都比較謹慎。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容式麥克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Condenser Microphone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容式麥克風又稱為靜電式(Electrostatic)麥克風,是一種高品質的麥克風,也是最早發明的麥克風之一。有些人士將此種麥克風的發明歸功於愛迪生,但其正式面世,是在1931年由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所推出的。
  電容式麥克風與其他麥克風相比較,其構造相當簡單,幾乎沒有任何會移動的部位。只有一片柔軟的金屬振動薄膜(Diaphragm)繃緊裝於另一片稱為背片(Back Plate)的圓形金屬片前,二者間留有些微的空隙,形成一個電容器(Electrical Capacitor)。電容器透過一個高電阻,由外在提供電流造成容電狀態。在使用時,薄金屬膜會隨聲音所造成的空氣振動而前後移動,造成電容器容電量的變化,而隨之產生強弱電流的訊號。
  本質上,電容式麥克風是一種壓力麥克風(Pressure Microphone),根據音波振動造成的空氣壓力而反應,此等壓力不會隨聲音產生的方位而有所不同,因此電容式麥克風多是全指向性(Omni-Directional)的,無明確的指向性,對各方位聲音的靈敏度相近。但是透過對背片的特殊處理或其他特殊的設計,也可製造出雙向性、心型指向性、或超心型指向性的電容式麥克風。
  電容式麥克風的輸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非常強,因此麥克風引線不能太長,必須在鄰近前置擴大機(Pre-Amplifier)處使用,或直接在麥克風內或不遠處,裝置小型的前置擴大器,以免訊號因阻抗過大而衰減。此種麥克風價格雖較為昂貴,但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好收音品質佳,適用性廣,已漸漸成為一種相當普及的專業用麥克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容式麥克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