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抽象分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bstract Classification
作者: 陳敏珍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抽象分類是獨立於被分類事物主體的內容而設計的一種分類系統。它不同於自然分類(Natural Classification),後者係根基於事物的主題內容所設計的分類系統。抽象分類可區分為3種類型,即人為分類(Artificial Classification)、偶發分類(Accidental Classification)及純抽象分類(Purely Abstract Classification)。
  人為分類通常以外在的特性,如時代、地理位置、資料形式、作者的國籍、作者姓名或以上各種特性的組合等作為基礎。偶發分類則依賴事物本身隨機性的特殊屬性如大小、顏色等,甚至以與事物本身毫無關係的特性作為基準。偶發分類常應用於固定架位表(Fixed-Location Schemes),其中最簡單者係按登錄號歸類,即依圖書到館的順序為序。另一種固定架位表則是賦予區域號、書庫號、書架號。此分類法若能配合自動化機制之運作將促使讀者更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書籍。純抽象分類係以分類的本質為主,將文字最純粹的意義抽離出作為歸類依據,它通常使用符號邏輯與象徵語言來提供資訊儲存組織模式。
  事實上,一般的分類表均採用人為分類及偶發分類之元素。例如杜威十進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的形式複分。乃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對早期作品的分類與依作者姓名複分的輔助表。一般而言,抽象分類法所採用的類目註記非常簡單,通常使用字母與數字混合形式。其註記之所以採較單純的形式,主要因為抽象分類是封閉的系統(Closed System),它不提供內在擴展,但可經由增加未使用號碼之整個區段來擴充。例如在一個偶發分類系統中,其註記採用Z,W,X,Y代表8開至4開之圖書大小,一數字代表區域號,一字母代表書庫號,另一數字代表放置書籍的書架號,「W17G6」即可明確顯示出該書約22公分,置於區域17,第7號書庫的6號書架上。此分類可以相當精確地達成,但這註記對於讀者而言毫無實質意義,這就是其所以名為抽象分類的原因。
  抽象分類法的基本結構與自然分類法略同,亦採層級(Hierarchical)、聯合(Associative)、順序(Sequential)及屬性(Attributive)等類型。唯其組織較自然分類鬆散,往往僅使用單一型式。抽象分類的優點是不需做主題分析,圖書之分類相當簡單;圖書上架容易,圖書流通便利,尤其是採用固定架位表。其缺點則是在開架書庫中,當讀者欲查尋相關資料時,將造成嚴重不便。
  由於圖書館館藏逐漸朝向多媒體發展,各類非書資料均需按抽象分類依形式及其他有效順序歸類。而對於純抽象分類之實驗研究,終將導致一個數學-語言模式(Mathematic-Linguistic Model)之建立,以作為評鑑分類表的依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抽象分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