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間神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李豐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間神祇指臺灣民間所崇奉的神明,乃相對於正統的道教或佛教神譜中的神系。由於臺灣開發史的不同時期,閩粵移民因應不同的時代需求,而有諸種神明的崇祀。較早移民開發的明鄭時期,鄭成功為了表明其奉明正朔,並因應海上軍旅,所以玄天上帝的信仰特別興盛。民眾就把這位道教之神傳說化,而有屠夫棄屠剖腹,其腸胃化為龜、蛇之說,自是附會曲解了北方玄武的龜、蛇之象。一般民眾渡海的護佑神媽祖,原就是宋元以來,因應海上糧運、貿易及交通,成為行船者的守護神,明、清時期臻於極盛,鄭和之下南洋、施琅之領軍平臺,也都因應船員崇祀媽祖,而在閩、臺等地建廟;民間所分香崇祀的更多,且隨著移民的定居開拓,其功能。更是多元,成為臺灣重要的神明。其次移民抵臺後,分籍萃居,在地緣、血緣上需求原鄉的神明,內既可凝聚同籍移民,外則可區別於其他族群。所以內地的信仰習俗需求,出現了諸多鄉土神:同安人成神的保生大帝、南安人廣澤尊王及安溪人清水祖師,為泉州籍族群所崇奉;彰州籍則崇奉開漳有功的陳元光,稱為「開漳聖王」;粵東客籍中則閩州人,在所移墾的區域內即以三山,作為凝聚人數較少的客民,而汀州籍客民則有崇奉定光古佛的。大體香火或分香而來的鄉土神,從移民初期的原鄉護佑之神,逐漸在分籍械鬥中,成為凝聚族群的一種力量,後來更經由分香而成為崇祀者較眾的信仰。等到定居開墾之後,基於安全的需要,既要崇德報功,也要保境佑民,因而出現一些護佑性質的神祇:諸如開闢生產,祈求土地,閩南人要拜土地公(福德正神)、客家人則稱為「伯公」,田頭田尾俱有,數量也最多,這種遠古祭社的遺習就有新墾地上的信仰意義。其次在水上不服的情況下,醫療較不發達,其有驅瘟功能的瘟神,也就是各姓王爺成為崇祀的對象。而泉州富奚宮所放流的王船,及同安馬巷的池王爺,是王爺信仰中的原鄉神明,在臺灣則基於驅瘟除崇而需要,受到普遍的崇祀,特別是濱海的泉籍移民區。而在開闢過程中。那自然死亡的厲鬼,被民眾所收埋立祠,則有數量頗多的有應於廟、萬善公祠。其中如因公而集體罹難,在不同地區就有較地方性的信仰,較有名的如新竹、苗栗地區的義民爺;基隆的老大公之類,都能反映臺灣開發史的特別意義。由此可知臺灣的民間神祇,不管是閩粵的鄉土神、抑是本地形成的地方神,都能在兩三百年間與開墾、發展密切關聯,因而深獲民眾的崇祀,表現出地方性神明的職能,這確定民間在信仰行為中,反映出民眾集體的心理需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間神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