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薛爾,摩艾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hearer, Moira (1926-)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英國芭蕾舞者和女演員,原名金.摩伊拉(Kingmoira),她生於蘇格蘭的丹夫林(Dunfermline),卻在羅得西亞的恩多拉成長,在當地隨艾得爾.拉賽(Ethel Lacey)學舞,接著薛爾返回英國倫敦於莎德斯威爾斯芭蕾舞學校(the Sadler´s Wells Ballet)隨尼可萊.雷加(Nicholai Legat)習舞,也曾到巴黎受教於歐嘉.裴瑞歐布拉金斯卡(Olga Preobrajenska)。1941年成為國際芭蕾舞團(International Ballet)的成員,在和莫納.音爵斯畢(Mona Ingelsby)演出一季後,她於1942年跳槽到莎德斯威爾斯芭蕾舞團。從 1944 年到1952年期間,他是該團的首席芭蕾伶娜。她在弗烈德力克.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所編的《灰姑娘》(Cinderella, 1948)擔任首席舞者,也在《搜尋》(The Quest, 1943)、《交響樂變奏曲》(Symphonic Variations, 1946)、《仙后》(The Fairy Queen, 1946)及《唐璜》(Don Juan, 1948)舞劇中演出主要角色。她也在阿胥頓所編的《溜冰者》(Les Patineurs)、《炫耀》(Façade)及《一束結婚捧花》(A Wedding Bouquet)中演出。她其它叫座的演出有妮涅特.德.瓦洛(Ninette De Valois)所編的《散步》(Promenade, 1943),雷歐尼得.馬辛(Leonid Massine)所編的《時鐘交響曲》(Clock Symphony, 1948),羅勃.郝普曼(Robert Helpmann)所作的《郭巴爾家族奇蹟》(Miracle in the Gorbals, 1944)及安得蕾.郝娃兒(Andree Howard)所編的《蜘蛛的盛宴》(Le Festin de l´Araignée, 1944)。由於她以往所演出的角色,加上她在十九世紀古典舞碼中的演出,導致薛爾的電影生涯僅限於飾演舞者的角色。她最有名的劇照,是在郝普曼所編的《紅菱艷》(The Red Shoes, 1948)中,飾演有自殺傾向的女芭蕾伶娜,另一部風格類似的舞劇,為阿胥頓所編的《三個愛的故事》(The Story of Three Loves, 1953)。她也在電影《霍夫曼傳奇》(Tales of Hoffmann, 1951)及《愛紅髮女郎的男子》(The Man Who Loved Redheads, 1955)中演出。最後一部影片是針對她的赤褐色頭髮在英國當時最新發展的彩色電影工業中所顯出的效果而具名。她曾在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及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客串演出。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薛爾,摩艾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