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顧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oley, Charles Horton
作者: 楊國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顧里(1864~1929)是美國社會學家,出生於密西根的安那堡(Ann Arbor, Michigan),在密西根大學接受教育,於一八九四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他曾任職於州際商業委員會(the Interstate Commerce Commission)與人口調查局(Census Bureau)。他長期任教於安那堡的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但是他的影響力不限於中西部地區。他是美國社會學會(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Society)的創始者之一。以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著稱。此理論說明人格的形成與維持反應在判斷中,包括真實的與想像的情境;後來米德(G.H. Mead)及象徵互動論學者(Symbolic Interactionists)再加以發揚光大。顧里也區分基本團體(primary group)與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之不同,其社會學與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關切自我與社會團體之關係的主題一致。
  顧里主要著作包括:〔人性與社會秩序〕(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1902)、〔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 1909)與〔社會歷程〕(Social Process, 1918)等。他的社會學主要觀點即社會有機論,認為社會是由各個不同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雖有其特殊功能,卻相互依存。因此個人與社會不可分離,是一體的兩面,各為集體面與分散面。他也從社會心理的分析,指出「心靈是社會的,社會是心理的」(The mind is social, society is mental),以強調個人與社會的密切關係。他區別本性與人性的不同,前者是先天的,後者是後天養成的;人性要在基本團體中以情操(sentiment)為基礎經社會接觸才能產生。
  顧里對基本團體的分析是一項重要貢獻。他認為基本團體是以親密、面對面的結合與合作為特質的團體,例如家庭、同儕團體及鄰里組織。所以稱為基本團體,因為它們在個人社會化過程是基本而必要的;也是人性的溫床,可提供兒童最早及最密切的社會經驗,以培養社會性及個人理想。雖然有人批評顧里存有反都市化、反個人化的偏見,但是他的許多社會學見解,迄今仍然是重要的資料來源。他的論文探討人性如何在團體經驗中形成的問題,呈現社會學問題與研究方法的獨特性。
  在自我觀念方面,顧里強調自我是社會性的。在〔人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鏡中自我的概念,說明自我觀念的形成是透過與他人的接觸,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站在別人的角度以反觀自己的結果。他強調自我是透過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而來,必須以擬情(empathy)為基礎;此種擬情作用的發展,代表個人社會化的過程,逐漸脫離唯我中心的狀態,而投身於他人角度和客觀態度以衡量自己的行為。顧里這些理論後來為米德及其他學者繼續運用於社會學研究中,對教育社會學的發展產生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顧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