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米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ad, George Herbert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米德(1863~1931)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哈德理(Hadley, Mass.),是一位哲學、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家。米德在社會心理學的領域,以及對哲學之實用主義的發展都享有盛名。
  米德在一八八三年從奧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畢業,然後先後到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德國萊比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和柏林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erlin)研究。一八九一到一八九四年間,應聘於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任教,擔任哲學和心理學講師。從一八九四年起,他一直在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任教,以迄逝世。他並創立芝加哥學派的實用主義(Chicago School of Pragmatism)。
  米德在芝加哥大學研究社會學的取向影響今日的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他稱自己的觀點為社會行為主義(social behaviorism),以有別於華生(J.B. Watson)等人的心理行為主義。米德深受杜威(John Dewey)及顧里(C. Cooley)之影響,在社會學及心理學中均強調有意識的心靈及社會行動者(social actors)的自覺與自制。
  米德在一九三一年四月逝世於美國芝加哥市(Chicago),享齡六十八歲。他生前並未有專書出版,他過世後才由門生好友,從他的演講稿、筆記及未出版的論文集等,加以蒐集,彙編成四本著作,即〔當代哲學〕(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心靈、自我和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十九世紀的思想運動〕(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936)和〔行動哲學〕(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
  米德在〔心靈、自我和社會〕中,強調自我觀念是起於社會經驗。他認為自我(self)是人們在社會互動中產生,從「取代他人角色」(taking the role of the other)過程以內化真實與想像的他人之態度。米德將顧里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分析為主體我(I)與客體我(me)不斷地交互作用;主體我是自發和創造的部分,客體我係採取他人的態度與觀點看自己。因此客體我代表社會團體的態度,稱為「概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是經由遊戲中角色取替與互動時想像演練(imaginative rehearsal),將團體的價值觀念內化成為自己的。如此不斷從他人角度看自己,才能產生社會符號並展示出來。
  關於人性,在米德看來是演化與自然所形成,但語言及象徵符號的溝通是演化的重要部分,使人類的行動不受制於自然。他詮釋自我與社會的關係,是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社會學的核心部分。布魯默(H. Blumer)在米德死後接續其課程,進一步發揚其社會理論稱為象徵互動論。所以,有人直稱為米德社會心理學派(Meadian Social Psychology)。此一學派於一九五○年代至一九六○年代初期成為美國社會學界的新勢力,頗能與帕森斯(T. Parsons)為主的功能學派互爭長短。
  總之,社會互動是米德理論的中心,他的學說即在分析社會互動的過程與產物。他提出社會行為主義開拓後人新的研究視野,重視社會整體的見解引導學者研討社會關係,以「概括化他人」充實自我的概念,對研究個人與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的理論與實際,都有啟示作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米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