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攏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ˋㄏㄜˊㄌㄚㄐㄧㄣˋㄖㄨˊ:「ㄌㄨㄥˇㄐㄩˋ」、「ㄌㄚㄌㄨㄥˇ」、「ㄅㄧㄥˋㄌㄨㄥˇ」、「ㄎㄠˋㄌㄨㄥˇ」。
  2. ㄅㄧˋㄏㄜˊㄖㄨˊ:「ㄒㄧㄠˋ˙ㄉㄜㄏㄜˊㄅㄨˋㄌㄨㄥˇㄗㄨㄟˇ」。
  3. ㄕㄨㄌㄧˇㄖㄨˊ:「ㄌㄨㄥˇㄊㄡˊㄈㄚ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ǒng
解釋:
  1. 聚集、靠近。
    【例】拉攏、靠攏、圍攏
  2. 整理、梳理。
    【例】攏鬢
  3. 總計。
    【例】攏總、攏共
  4. 一種用手將弦撫按的彈奏法。
    【例】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白居易〈琵琶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ǒng
解釋:
[動]
1.聚集、靠近。如:「圍攏」、「靠攏」、「拉攏」、「他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2.整理、梳理。唐.韓偓〈信筆〉詩:「睡髻休頻攏,春眉忍更長。」
3.一種弦樂器彈奏指法。用手將弦撫按住。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á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往上拉。
  2. [[動] ] 總攬。
音讀: l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都、皆、全部。
同義詞: 全、皆、總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聚集、會聚。如:「圍攏」、「拉攏」。《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橋下伏兵齊出,幾處湊攏,趕殺前來。」《醒世姻緣傳》第一二回:「擊了三下堂鼓,那些六房衙役漸漸齊攏來。」

2. 聚合、合在一起。如:「他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儒林外史》第二回:「其餘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來個錢的,合攏了不彀一個月飯食。」

3. 靠近。如:「靠攏」。《西遊記》第四七回:「連叫數聲,幾個僮僕,戰戰兢兢,不敢攏帳。」《紅樓夢》第五七回:「黛玉便攏上來要抓他。」

4. 獲得共識。如:「談攏」。《官場現形記》第四一回:「錢穀老夫子一看,事情不會合攏,亦就搭訕著出去,不來干預這事。」

5. 停靠、停歇。唐.丁仙芝〈江南曲〉五首之二:「知郎舊時意,且請攏船頭。」《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如今且攏文瀚樓。」

6. 梳理。唐.韓偓〈信筆〉詩:「睡髻休頻攏,春眉忍更長。」《紅樓夢》第六二回:「(湘雲)便在石蹬上重新勻了臉,攏了鬢,連忙起身,同著來至紅香圃中。」

7. 彈奏絃樂器之一種指法。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宋.歐陽修〈玉樓春.春蔥指甲輕攏撚〉詞:「春蔥指甲輕攏撚,五彩垂絛雙袖卷。」

注音: ㄌㄨ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