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允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ㄚㄧㄥˋㄒㄩˇㄎㄜˇㄖㄨˊ:「ㄩㄣˇㄒㄩˇ」、「ㄩㄣˇㄋㄨㄛˋ」、「ㄧㄥˋㄩㄣˇ」、「ㄩㄣˇㄓㄨㄣˇ」。
  2. ㄏㄜˊㄕˋㄉㄜˊㄉㄤˋㄖㄨˊ:「ㄍㄨㄥㄩㄣˇ」、「ㄆㄧㄥˊㄩㄣˇ」、「ㄩㄣˇㄉ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允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n
解釋:
  1. 答應、許可。
    【例】允許、允諾、應允
  2. 合適、得當。
    【例】公允、平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n
解釋:
[動]
答應、許可。如:「應允」。唐.韓愈〈上鄭尚書相公啟〉:「不蒙察允,遽以慚歸。」
[形]
公平、得當。如:「公允」。《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
[副]
果真。《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漢.揚雄《法言.問道》:「允治天下,不待禮文與五教,則吾以黃帝堯舜為疣贅。」
[名]
姓。如上古時代有允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ín/ú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承諾、答應。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誠信。如:「允恭」、「允亮」。《說文解字˙ㄦ部》:「允,信也。」《書經.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詩經.小雅.車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左傳.文公四年》:「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於魯也。」

2. 確實。《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漢.揚雄《法言.問道》:「允治天下,不待禮文與五教,則吾以黃帝堯舜為疣贅。」

3. 答應、許可。如:「應允」。《正字通.兒部》:「允,肯也。今俗許諾曰允。」唐.韓愈〈上鄭尚書相公啟〉:「不蒙察允,遽以慚歸。」《宋史.卷二五六.列傳.趙普》:「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於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4. 公平、得當。如:「公允」。《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三國魏.嵇康〈釋私論〉:「體清神正,而是非允當,忠感明於天子。」

5. 用、以。《書經.堯典》:「允釐百工。」《墨子.明鬼》篇引《書經.商書》:「百獸貞蟲,允及飛鳥,莫不比方。」清.王引之《經傳釋詞》:「言百獸貞蟲以及飛鳥也。以與用同義。」

6. 發語詞。如:「允文允武」。《詩經.周頌.時邁》:「允王維後。」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允,發語詞也。言王維後也。」《詩經.周頌.武》:「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

7. 姓。如上古有允格。

注音: ㄩ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