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問之學 - 教育百科
記 | |
問 | |
之 | |
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章錫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記問之學」指只記誦書中文字,也只會向學生複述,但卻未透徹了解,未曾把握書中的意義,這種人並沒有資格作老師。據〔禮記‧學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這段話的前兩句猶如所解釋的意思。「必也」之後所說的是真正可以為師的,必須學有心得,義理充足,才有能力鼓勵學生發問而當機作答,當學生沒有能力發問時,老師就要告知;若告訴了學生還不明白,就只好暫時放棄,以待來日。此即啟發式教學之要義。〔論語〕中亦載孔子之語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義旨相同。而在「告知」的時候,必須是為師者自己先已明白了,才能告訴學生;而告知也不是靠記問之學,給學生複述書文,所著重的是文字所含的義理。所以這段話的主旨在說明為師者的教學,不應徒然教學生表面的文字,重要的是要學生推究義理,要如此做,師便要自己先懂得義理才可以。只教學生書中文字者,頂多是個「識字者」而已,不能算作師。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記問之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