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ìng t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命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ìng tí |
解釋:
1.考試或作文出題目,稱為「命題」。 2.邏輯學上指表達判斷的語句。通常以直陳語句或假定句表達。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命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roposition |
日期: | 2003年6月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個在邏輯上具有〝非真即偽〞意義的敘述語句。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命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Proposition |
作者: | 李奉儒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命題是有真假可言的直述(indicative)語句。所謂語句(sentence)是指文法上表達完整思想的字群,分為四種:直述句、疑問句、命令句,及感嘆句。因為只有直述句可以用「真」或「假」來陳述,而且不是作肯定的形式,就是作否定的形式,所以在邏輯推論中作為前提以及結論的語句,只考慮直述句,而不考慮其他形式的語句。也就是說,一個問題(如「德可教嗎?」),一道命令(如「不要偷竊!」),或一種感謂(如「以身殉道真是感人啊!」)等,因無法判斷其為真或假,所以都不能用來作為命題。 傳統邏輯中有「A」、「I」、「E」、「O」四種普通命題:A是全稱肯定命題,例如「所有人都是哲學的愛好者」;I是特稱肯定命題,例如「有些人是哲學的愛好者」;E是全稱否定命題,例如「所有人都不是哲學的愛好者」;O是特稱否定命題,例如「有些人不是哲學的愛好者」。A、I、E、O這四種命題之間的真假關係,在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著作裡有頗為詳盡的討論,構成所謂的「四角對當關係」(The Square of Opposition)。簡單來說,A與E兩個命題是「全對立」(Contraries)的關係,即兩者可以同假,不可能同真。I與O兩者是「半對立」(Subcontraries)的關係,即可以同真,不能同假。A與O,及I與E稱為「矛盾」(contradictories)的關係,也就是此真彼假,此假彼真。至於A與I,和E與O都是「等差」(subalternates)的關係,也就是A真則I真,I真則A真假不定;A假則I真假不定,I假則A假。 有些邏輯學家對命題的存有狀況(ontological status)存疑,主張使用「語句」一詞來取代「命題」。因為有些命題,雖然具備相同的文法形式,但從邏輯的觀點來看,並不是真正的命題;特別是像那些說某某事(如偷竊)是錯的,不應該去做等類似的宣稱,雖然文法上是直述的,邏輯上卻是命令的或甚至是感嘆的,所以並不是真正在表達命題。然而使用「命題」這個詞來說明語句的「意義」還是較為恰當。語句是由一個個具體的語言符號所結合而成的符號單位,而命題卻是看不見的,是抽象的;因而不同的語句,可能有相同的「意義」,例如「地球是圓的」與「The earth is round」這兩個語句表達的形式固然不同,但它們表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在邏輯上二者是相同的命題。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命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動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命題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命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bīng-tê/bīng-tuê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命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