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角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ㄐㄧㄠˇ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一]jiǎo[二]jué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ㄡˋㄌㄟˋㄊㄡˊㄕㄤˋㄏㄨㄛˋㄅㄧˊㄑㄧㄢˊㄓㄤˇㄔㄨ˙ㄉㄜㄧㄥˋㄓˊㄊㄨˊㄓㄨㄤˋㄨˋㄖㄨˊ:「ㄋㄧㄡˊㄐㄧㄠˇ」、「ㄧㄤˊㄐㄧㄠˇ」、「鹿ㄌㄨˋㄐㄧㄠˇ」、「ㄒㄧㄋㄧㄡˊㄐㄧㄠˇ」。
  2. ㄐㄧˇㄏㄜˊㄒㄩㄝˊㄕㄤˋㄔㄥㄌㄧㄤˇㄓˊㄒㄧㄢˋㄒㄧㄤㄐㄧㄠㄙㄨㄛˇㄐㄧㄚˊㄔㄥˊ˙ㄉㄜㄎㄨㄥㄐㄧㄢㄖㄨˊ:「ㄓˊㄐㄧㄠˇ」、「ㄉㄨㄣˋㄐㄧㄠˇ」、「ㄉㄨㄟˋㄉㄧㄥˇㄐㄧㄠˇ」。
  3. ㄉㄧˋㄌㄧˇㄒㄩㄝˊㄕㄤˋㄓˇㄌㄨˋㄉㄧˋㄒㄧㄤˋㄏㄞˇㄓㄨㄥㄊㄨˊㄔㄨ˙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ㄅㄧˊㄊㄡˊㄐㄧㄠˇ」、「ㄏㄠˇㄨㄤˋㄐㄧㄠˇ」。
  4. ㄈㄤㄒㄧㄤˋㄈㄤㄨㄟˋㄖㄨˊ:「ㄉㄨㄥㄅㄟˇㄐㄧㄠˇ」、「西ㄒㄧㄋㄢˊㄐㄧㄠˇ」。
  5. ㄅㄧㄢㄩㄢˊㄖㄨˊ:「ㄑㄧㄤˊㄐㄧㄠˇ」、「ㄓㄨㄛㄐㄧㄠˇ」、「ㄐㄧㄠˇㄌㄨㄛˋ」、「ㄐㄧㄠˇ」。
  6. ㄐㄧㄥˋㄓㄥㄐㄧㄠˋㄌㄧㄤˋㄖㄨˊ:「ㄐㄧㄠˇㄌㄧˋ」、「ㄎㄡˇㄐㄧㄠˇ」、「ㄐㄧㄠˇㄓㄨˊ」。
  7. ㄐㄧㄠˇㄇㄛˊㄧㄢˇㄑㄧㄡˊㄅㄧㄠˇㄇㄧㄢˋ˙ㄉㄜㄊㄡˋㄇㄧㄥˊㄅㄛˊㄇㄛˊㄐㄩˋㄧㄡˇㄅㄠˇㄏㄨˋㄐㄧˊㄓㄜˊㄕㄜˋㄍㄨㄤㄒㄧㄢˋ˙ㄉㄜㄗㄨㄛˋㄩㄥˋ
  8. ㄔㄨㄟㄍㄨㄢˇㄩㄝˋㄑㄧˋㄉㄨㄛㄩㄥˋㄩˊㄐㄩㄣㄉㄨㄟˋㄓㄨㄥㄖㄨˊ:「ㄏㄠˋㄐㄧㄠˇ」。
  9.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ㄏㄨㄛˋㄅㄧˋ˙ㄉㄜㄉㄢㄨㄟˋㄕˊㄐㄧㄠˇㄉㄥˇㄩˊㄧˋㄩㄢˊ
注音:
解釋:
  1. ㄧㄢˇㄩㄢˊㄖㄨˊ:「ㄓㄨˇㄐㄩㄝˊ」、「ㄆㄟˋㄐㄩㄝˊ」、「ㄔㄡˇㄐㄩㄝˊ」、「ㄐㄩㄝˊㄙㄜˋ」。
  2. ㄨˇㄧㄣㄍㄨㄥㄕㄤㄐㄩㄝˊㄓˇㄩ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o
解釋:
  1. 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
    【例】牛角、鹿角
  2. 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
    【例】直角、鈍角、對頂角
  3. 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
    【例】岬角、鼻頭角、好望角
  4. 角落,物體邊緣相接成角的地方。
    【例】牆角、桌角、屋角
  5. 競爭、較量。
    【例】口角、角力
  6. 樂器名。屬吹管樂器,以動物的角製成,後改用竹、木、銅等材料。有曲形、竹筒等形狀。多用於軍隊中。
    【例】號角
  7. 量詞。計算錢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8. →(二)1. 之語音
注音:
漢語拼音: jué
解釋:
  1. 戲劇或電影中的表演人物。
    【例】角色、主角、丑角
  2. 二十八星宿之一。為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一宿,有兩顆星。
  3. 五音之一。
    【例】宮商角徵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o
解釋:
[名]
1.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如:「牛角」、「鹿角」。《易經.大壯卦.九三》:「羝羊觸藩,羸其角。」
2.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3.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如:「岬角」、「鼻頭角」、「好望角」。
4.量詞。計算錢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5.角落,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如:「牆角」、「桌角」、「屋角」、「東北角」、「西南角」。
6.樂器名。初以動物的角製成,後改用竹、木、銅等材料,有曲形、竹筒等形狀,多用於軍隊中。唐.韋莊〈章臺夜思〉詩:「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7.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競爭、較量。如:「角智」、「角勝」、「口角」。《聊齋志異.卷一.王成》:「每值上元,輒放民間把鶉者入邸相角。」
注音:
漢語拼音: jué
解釋:
[名]
1.戲劇的表演人物。如:「主角」、「配角」、「丑角」。
2.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一宿,有兩顆星。《國語.周語中》:「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三國吳.韋昭.注:「辰角,大辰蒼龍之角。角,星名也。」《楚辭.屈原.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3.古代五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角里」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ngle
作者: 謝佳叡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數學名詞釋義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平面上具共同端點的兩條射線(或線段)所形成的圖形,稱為角。兩條射線(或線段)稱為角的邊,它們的共同端點則稱為角的頂點。如圖,若一個角的兩邊為射線(或線段)AB和射線(或線段)AC,則此角記為∠BAC或∠CAB,在不產生混淆時,可簡記為∠A。
備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獸角。
  2. [[名] ] 角落、邊緣。
  3. [[名] ] 方位。
  4. [[名] ] 戲劇裡所扮演的人物、角色。
  5. [[名] ] 方形或塊狀物。
  6. [[名] ] 像角的東西。
  7. [[量] ] 貨幣單位,十分之一元。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