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ō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ōng |
解釋:
[動] 1.平分。《說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使多數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諸世人」、「公諸同好」。 [名] 1.一種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稱謂:(1)對祖父的稱呼。如:「外公」。(2)對年長或有地位者的尊稱。如:「主公」、「老公公」。(3)婦人稱丈夫的父親為「公」。如:「公公」、「公婆」。 3.對同輩的敬稱。《史記.卷七六.平原君傳》:「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4.平正無私。如:「因公忘私」。《書經.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韓非子.五蠹》:「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 5.有關眾人的事物。如:「辦公」。 6.姓。如漢代有公儉。 [形] 1.屬於大眾的。如:「公費」、「公物」、「公筷」、「公海」。 2.雄性的。如:「公雞」。 [副] 1.不掩飾、不隱藏的。如:「公然」。《隋書.卷七○.楊玄感傳》:「朋黨相扇,貨賄公行。」 2.國家負責的。如:「公營」、「公告地價」。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kang
|
解釋:
|
|
同義詞: | 犅 |
反義詞: | 母 |
音讀: |
kong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平正無私。《說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書經.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韓非子.五蠹》:「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呂氏春秋.貴公》:「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2. 向大眾宣示。如:「公諸於世」、「公布」。清.馮武《書法正傳.自敘》:「與其不輕傳而竟絕其緒,孰若公諸天下後世,而俟一後起者,得馳騁乎康莊之衢也。」 3. 不加隱蔽。《隋書.卷七○.列傳.楊玄感》:「朋黨相扇,貨賄公行。」《魏書.卷一三.皇后列傳.孝文幽皇后馮氏》:「及高祖在汝南不豫,后便公然醜恣。」 4. 共同,屬於大眾,與「私」相對。如:「公筷」、「公海」。《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5. 屬國家之事物。如:「公營」、「公費」。《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臣以尋常公事不暇面論,但見表章,足以陳露,儻臨時忽有公務,文字不足盡言,則咫尺天聽,無路聞達。」。 |
|
注音: | ㄍㄨㄥ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公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