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ǒu sh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有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ǒu shù |
解釋:
1.有等差、有節度。《左傳.桓公二年》:「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禮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唐.孔穎達.正義:「微,殺也。言若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使之俯就也。」 2.命中早有定數。唐.王勃〈滕王閣序〉:「天高地迴,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唐.白居易〈村中留李三固言宿〉詩:「如我與君心,相知應有數。」 3.有方法、有原則。《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4.具體的事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原夫論之為體,所以辨正然否,窮于有數,追于無形。」 5.知道數目。比喻清楚狀況,有把握。如:「這件事到底是不是你幹的,你自己心裡有數。」也作「有數兒」。 6.有限、數目不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員外老年之人,他也周庇得你有數。」《醒世姻緣傳》第四二回:「那魏氏盜去的銀子,留給了魏才一百多兩,其餘帶來的,也有數的光景。」也作「有數兒」。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有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