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牙利國家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匈 | |
牙 | |
利 | |
國 | |
家 | |
芭 | |
蕾 | |
舞 | |
團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ungarian State Opera Ballet |
作者: | 尹曼娜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此舞團以布達佩斯為基地,舞團歷史可溯源自十九世紀在奧芬宮廷劇院(Ofen Court Theatre)即布達佩斯國家劇院演出的團體開始,1884年「匈牙利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House, Budapest)在布達佩斯建成後,舞團正式成立。二十世紀初年,沈寂了一段時間,但在1930年代重建,成為國家級芭蕾舞團。目前隸屬於國家歌劇院及Erkel 劇院兩個劇場;1950年在Ferenc Nadasi領導下成立了舞團的專屬學校,稱為國家芭蕾學院(State Ballet Institute)。舞團為匈牙利頂尖的古典舞團,早期風格同時受到俄國芭蕾及匈牙利民族舞傳統所影響,前者由來訪問巡迴的俄國舞團所引進,最早而又最著名者為1899年的「聖彼得堡芭蕾舞團」(St. Petersburg Ballet),帶來了Petipa及Fokine的舞作,推動了本土與芭蕾水準提高的要求,也導致聘請了首位重要的芭蕾導師義大利的Nicolas Guerra。後者一方面對舞者作嚴格的古典訓練,一方面編作新舞碼。Guerra 在1915年離開,舞團的水準便漸趨下降,近有十年的低潮期,直到Miklos Radnai在1925年接管歌劇院,邀請了國外著名芭蕾老師和編舞家;如波蘭的Jan Cieplinski、祖籍匈牙利的Aurel Milloss,始又提升了舞團的水準。Milloss是布達佩斯首次在歌劇芭蕾中使用Kodaly的音樂者。1930年代,在Ferenc Nadasi的訓練以及在Gyula Harangozo(1908-1974)的富幻想力的編舞下,舞團發展進入一個高峰。Nadasi清除舞者在古典芭蕾中殘餘的地方性、業餘性的低劣技巧,並成立了一所舞蹈學校,以提昇專業水準。一般公認,舞團是在1936年12月6日,在Nadasi指導下首演了Harangozo的首齣芭蕾後,為舞團開始重建的日期。Harangozo這齣芭蕾《Scene in the Czarda》是以民族文化為主題,自此到1941年是Harangozo創作的高峰期,他擅長融合舞蹈與默劇,以及古典芭蕾與民族舞形式,並以幽默手法表現之。他的創作或重建作品包括了Bartok的《木頭王子》(The Wooden Prince)與《奇異的滿州人》(The Miraculous Mandarin)、以柴可夫斯基音樂編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以Casella音樂編的《基雅拉》(La Giara)、以及以Johann Strauss音樂編的《Promenade Concert》、以匈牙利著名短篇小說為背景的《Mischievous Students》揉合芭蕾與民族舞、以吉卜賽人為主題的《The Kerchief》、以及傳統的《Coppelia》。由於Nadasi的嚴格訓練,舞者才能應付Hrangozo舞作中多樣化的技巧要求。五○年代,因政治關係,各種藝術形式均飽受壓抑而進入黑暗期,Nadasi和Harangozo也深受排斥,然而芭蕾本身卻仗藉其為蘇俄關係而一枝獨秀,蘇聯來的導師教導舞團排練俄國經典芭蕾,這些導師和編舞者在見識了Harangozo的舞作及Nadasi訓練的舞者之技巧後,大加讚嘆和肯定,這使本土舞蹈藝術家有機會再出頭,Erno Vashegyi及Imre Eck即為此時期新進的編舞家。舞團現今的舞碼十分多元化; 既有國外如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蘭德(Harald Lander),貝嘉(Maurice Bejart)、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艾利(Alvin Ailey)等的芭蕾舞作,也有國內新秀的作品,目前在歐洲有定期的巡迴演出。 |
|
參照: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匈牙利國家芭蕾舞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