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ㄨˇㄓㄨㄟㄋㄚˊㄖㄨˊ:「ㄅㄨˇㄓㄨㄛ」、「ㄓㄨㄛㄒㄧㄠˇㄊㄡ」。
  2. ㄨㄛˋㄓㄨˋㄖㄨˊ:「ㄓㄨㄛㄓㄨˋㄅㄨˊㄈㄤˋ」、「ㄓㄨㄛㄐㄧㄣㄐㄧㄢˋㄓㄡˇ。」
  3. ㄓㄨㄛㄋㄨㄥˋㄒㄧˋㄋㄨㄥˋㄖㄨˊ:「ㄋㄧˇㄅㄨˊㄧㄠˋㄗㄞˋㄓㄨㄛㄋㄨㄥˋㄊㄚ˙ㄌㄜ。」
  4. ㄓㄨㄛㄇㄛㄘㄞㄘㄜˋㄌㄧㄠˋㄒㄧㄤˇㄖㄨˊ:「ㄓㄨㄛㄇㄛㄅㄨˊㄉㄧㄥˋ」、「ㄋㄢˊㄧˇㄓㄨㄛㄇ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ō
解釋:
  1. 逮、抓。
    【例】捕捉、捉賊、貓捉老鼠 ◎
  2. 握住、拿。
    【例】捉刀、捉襟見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ō
解釋:
[動]
1.握住、拿。如:「捉襟見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
2.逮捕、抓住。如:「捕捉」、「活捉」、「捉賊」、「捕風捉影」、「貓捉老鼠」。
3.戲弄。如:「捉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握住、拿。如:「捉襟見肘」。段注本《說文解字.手部》:「捉,搤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捉髮走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

2. 逮捕、抓住。如:「捕捉」、「活捉」、「捉賊」、「捕風捉影」、「貓捉老鼠」。《字彙.手部》:「捉,捕也。」《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馬超》:「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捉曹公。」唐.杜甫〈石壕吏〉詩:「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水滸傳》第二二回:「宋太公三年前出了宋江的籍,告了執憑文帖。見有抄白在此,難以勾捉。」

3. 撿、拾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上》:「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南朝梁.釋求那毗地《百喻經.為王負機喻》:「若見女人一髮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

4. 操持。南朝梁.釋求那毗地《百喻經.口誦乘船法而不解喻》:「當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南朝梁.簡文帝〈櫂歌行〉:「風生解刺浪,水深能捉船。」

5. 促、靠近。《莊子.庚桑楚》:「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宋元話本集.鄭意娘傳》:「思厚是夜與周義捉足而臥。」

6. 扼守、鎮守。《隋書.卷五一.列傳.長孫覽》:「於是遣捉相州。」宋.楊汝翼《順昌戰勝破賊錄》:「營寨過敵,則又把路捉巷。」

7. 找、趁。《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當下權且歡天喜地,並無他說。明日捉個空,便一逕到臨安府前叫起屈來。」《東周列國志》第五二回:「我去做個貼身幫閒,落得捉空調情,討些便宜。」戲弄。《紅樓夢》第一二回:「此時賈瑞前心猶是未改,再想不到是鳳姐捉弄他。」《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是待算計捉弄我了。」

8. 介詞,相當於「把」。《敦煌變文.燕子賦》:「向吾宅裏坐,卻捉主人欺。」《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身邊銅錢又無,吃了卻捉甚麼還他?」

注音: ㄓㄨ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