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莖 - 教育百科
莖 |
|
- 部首 艸
- 部首外筆畫 7畫
- 總筆畫 11畫
- 漢語拼音 jī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ī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īng |
解釋:
[名] 1.植物的營養器官,其上著生葉,具有支持、輸送水分、無機鹽分和養分的功能。外形和構造,可分草本與木本兩類。草本植物的主幹柔弱,生長時高度及粗細均受限制;木本植物的主幹則粗而明顯。 2.器物的柄幹。《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漢.鄭玄.注:「臘,謂兩刃。莖,在夾中者。」 3.量詞。用於計算細條狀物體的單位詞。如:「小草數莖」。唐.杜甫〈樂遊園歌〉:「數莖白髮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相關資料連結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相關資料連結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king
|
音讀: |
huâin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植物的主幹。具有支撐、輸導、儲存等功能。《說文解字.艸部》:「莖,枝柱也。」《荀子.勸學》:「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漢.王充《論衡.超奇》:「根莖眾多,則華葉繁茂。」 2. 直立之竿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乃作通天莖臺,置祠具其下,將招來僊神人之屬。」《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軼埃壒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唐.李賢.注:「金莖即銅柱也。」 3. 器物之柄幹。《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漢.鄭玄.注:「臘,謂兩刃。莖,在夾中者。」 4. 當量詞: ⑴計算植物的單位。《舊唐書.卷六二.列傳.李大亮》:「所居宅中生芝草數莖,又有貓為犬所乳,中宗以為孝感所致,使旌其門閭。」 ⑵計算細條狀物體的單位。唐.杜甫〈樂遊園歌〉:「數莖白髮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 |
|
注音: | ㄐㄧㄥ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莖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